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acute necrotizing ulcerativeg-ingivitis,ANUG)是指发生于牙龈组织的一种破坏性极强、进展迅速的感染性疾病,亦称文森氏感染(Vincent’s infec-tion)、战壕口(Trench mouth)、战壕龈(Trench Gums)、崩溃性牙龈炎(Phagedenic gingivitis)、梭形螺旋性龈炎(Fuso-spillary)、伪膜性咽峡炎(Pseudomembranous angina)、溃疡性口炎、文森氏口炎等,是急性龈炎中最严重的一种。  相似文献   
32.
复方甲硝唑缓释药条的研制姚志道,王建华,张广耘,道彩梅(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第一附属医科口腔科)(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口腔局部用缓释制剂是由药物和高分子材料经一定工艺制得的能在局部延缓药物释放、延长药物作用的一类新技术制剂,治疗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疗...  相似文献   
33.
微量元素锌在现代口腔医学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4.
35.
牙齿感觉过敏症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牙齿感觉过敏症通常称之为“牙本质过敏症”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牙齿感觉过敏症的发病机理、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1 牙齿感觉过敏症的发病机理牙齿感觉过敏症是由于温度变化、局部干燥、机械磨损、渗透压变化和化学刺激等因素作用于牙齿而激发的一过性、以痛感为主的临床症状。此病症应与各种因素所激发的可逆性牙髓炎相鉴别。多数学者认为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流动 (液体动力学说 )是导致该症状的主要原因 ,即外界刺激促进了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流动 ,流动的液体又刺激了位于牙髓、牙本质界的末梢神经 ,导致了特征性的…  相似文献   
36.
背景:在体内条件下,细胞力学的功能研究因其所处生理环境的复杂性、实验条件的不易控制而很难得到满意结果.目的:探讨周期性张应力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多通道细胞牵张应力加载系统,以成纤维细胞为对象构建细胞体外培养-力学刺激模型.加力组成纤维细胞分别给予周期性张应力刺激6,12,24 h,力值定为12%surface elongation,频率为6 cycles/min,每一循环包括3 s stretch/3 s relaxation,并设立正常对照组.采用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应用酶标仪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活性.结果与结论:正常对照组细胞核为弥散均匀的圆形或椭圆形荧光,加力组细胞核或细胞质内可见致密浓染的颗粒、新月体或环状荧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加力组细胞周期显著延长(P<0.01);与加力6 h组比较,加力12,24 h组细胞周期均显著缩短(P<0.01),而加力24 h组细胞周期略长于加力12 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加力组细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加力12 h组细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活性显著高于加力6 h组(P<0.01).表明周期性张应力可以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在12 h内加力时间越长,早期凋亡越明显,且能够改变其细胞周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参与了此过程.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牙周基础治疗对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外周血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稳定型冠心病患者32例,采用非手术牙周基础治疗方法,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测量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和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压计index,BI),许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比浊分析法分别检测白细胞介索-1β(interleukin-1β,1L-1β)、门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for-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mtein,CRP)含量。结果牙周基础治疗4周后,PD由(5.35±0.97)mm减至(2.72±0.65)mm,AL由(5.83±1.12)mm减至(3.24±0.79)mm,BI由3.45±0.83降至0.80±0.77,差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IL-1β、IL-2和IL-6水平均有所下降,TNF—α及CRP水平均数略有升高,其中IL-1β由(0.184±0.045)ng/mL降至(0.145±0.039)ng/mL,TNF—α由(1.082±0.206)ng/mL升高至(1.182±0.154)ng/mL,治疗前后IL-1β及TNF-α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可显著改善牙周临床指标,降低外周血IL-1β水平,升高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38.
慢性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牙周炎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诱因,其危害可能比血清胆固醇水平、健康质量指标、糖尿病和吸烟等因素更为重要。慢性牙周炎促心血管疾病最可能的致病机制是细菌产物与各种凝血机制间的相互作用。LPS可导致TNF—α、IL-1B和血栓因子A2的释放。这些细胞因子可引起血小板的黏附和积聚,提高载脂泡沫细胞的形成和血管内膜胆固醇的沉积,使平滑肌异常增生,从而导致血管壁的增厚。  相似文献   
39.
慢性龈炎、慢性牙周炎患者刷牙时间与菌斑控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刷牙时间与菌斑控制水平的关系。方法:选菌斑指数(PLI)1-3,龋缘线结石指数(MLCI)1-3的慢性龈炎和慢性牙周炎患者共66名,所有患者经常规全口超声洁治后15-20d复诊。用20g/L碱性品红染色后再用清水漱口,指导患者用颤动旋转法刷牙,分别记录刷牙前,刷牙3、5、8、10min时的菌斑指数。结果:刷牙前菌斑附着率高达79.15%,用正确的方法刷牙10min时,菌斑附着率仍高达17.36%。结论:用正确的方法刷牙10min才能达到控制菌斑的有效范围。  相似文献   
40.
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在临床修复中的制作方法及疗效。方法:对修复科68例牙列缺损患者行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观察其固位力和咀嚼效率。结果:安放磁体后义齿的固位力及咀嚼效率显著大于磁体粘固前(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能有效地利用残冠残根,且制作简便、美观耐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