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5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姚瑶  刘超  郑仁东 《江苏医药》2021,47(5):498-501,50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脏脂肪与代谢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取T2DM患者236例,测量内脏脂肪面积(VFA)和皮下脂肪面积(SFA),检测TG、TC、HDL-C、LDL-C、尿酸(UA)、空腹胰岛素(FIns)、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根据BMI和VFA对患者进行分组:BMI<24kg/m2为正常体重(A)组(92例),≥24 kg/m2为超重或肥胖(B)组(144例);VFA<100cm2为非内脏脂肪型肥胖(C)组(153例),≥100 cm2为内脏脂肪型肥胖(D)组(83例).比较临床资料及代谢指标的差异,分析VFA和SFA与代谢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以及VFA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A组比较,B组体重较重,腰围较大,FIns、HOMA-IR、TG、UA、VFA、SFA较高,HDL-C较低(P<0.05或P<0.01).与C组比较,D组体重较重,腰围较大,FIns、HOMA-IR、HOMA-β、TG、SFA 较高,HDL-C 较低(P<0.05或P<0.01).VFA 与BMI、FIns、HOMA-IR、HOMA-β、TG、TC、LDL-C、UA呈正相关(rs=0.727、0.413、0.381、0.205、0.313,0.144、0.143、0.316,P<0.05),与 HDL-C 呈负相关(rs =-0.32,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BMI、腰围、HOMA-IR和TG是T2DM患者VFA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T2DM患者内脏脂肪与代谢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相关,BMI、腰围、HOMA-IR和TG是VFA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22.
随着我国家庭离异率上升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卫生问题日益引起注意。董奇、周敏娟等对离异家庭儿童的再适应状况作了多因素相关研究[1- 3] 。国外对这一群体干预研究已较深入[4 ,5] ,国内干预研究尚缺乏。本课题在影响离异青少年再适应的前期研究[2 ,3] 基础上 ,与学校联合对 30例存在心理卫生问题的离异家庭青少年进行为期 12— 18个月的综合心理干预 ,以考察干预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1999— 2 0 0 1年 ,在二所中学和心理门诊 12 4例离异子女中 ,选取SCL— 90和 /或社交回避苦恼量表多个因子分显著高出常…  相似文献   
523.
目的:研究仿生型BG-COL-PS-HYA复合支架材料与成骨细胞的相容性。方法:将小鼠胚胎成骨细胞种植于BG-COL-HYA-PS、BG-COL复合材料、58SBG支架上,用MTT法、ALP活性测定等观察细胞在材料中的生长情况。通过体外实验方法,观察其生物相容性。结果:成骨细胞在BG-COL-HYA-PS材料上能良好粘附、增殖,而在58SBG材料上粘附差、细胞逐渐死亡。MTT法结果显示:联合培养后,BG-COL-HYA-PS组的OD值为0.314±0.004,5天时达到0.621±0.002,分别为58SBG组的1.49倍和1.44倍,P<0.05。结论:仿生型BG-COL-PS-HYA复合支架具有天然骨分级结构和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诱导成骨细胞增殖方面性能优越,可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24.
525.
目的评价真实世界中速效救心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建立的37家三级甲等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HIS)数据,以主要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为研究对象。以使用速效救心丸的病人为观察组,按照性别、年龄、入院病情并1∶1匹配对照组(未使用速效救心丸组),以用药疗效为结局评价指标,采用GBM倾向性评分法平衡两组间的混杂因素,再通过3种Logistic评分方法(单变量的Logistic回归、倾向性评分加权的Logistic回归、带协变量的倾向性评分加权的Logistic回归)比较两组间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疗效差异。结果采用带协变量的倾向评分加权Logistic回归(无未平衡的协变量),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回归系数为-0.8510,P<0.05)。结论基于现有数据分析发现,使用速效救心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比未使用速效救心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26.
目的 评价丁苯酞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共入组78例,病程半年以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G 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为9-25分的、简易精神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痴呆量表(CDR)测定的血管性痴呆患者,其中治疗组 (丁苯酞+石杉碱甲)和对照组(石杉碱甲)各为39例,疗程15天.结果 丁苯酞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为66.6%(P <0.01);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5天的 NIHSS总评分分别为9.42±4.06、4.82±3.16,治疗后第15天NIHSS评分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第15天的NIHSS总 评分分别为9.48±4.03、6.56±4.02(P <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ADL、CDR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药物.  相似文献   
527.
制定《质量管理方法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多层次的全员精细化管理质量文化培训,应用正确、适宜、实用、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对医院实际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改进.使精细化管理真正成为医院质量管理的有力推手.应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增强了医院质量管理的科学性,促进了医院质量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医疗质量,增强了医院竞争力.  相似文献   
528.
目的探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94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并检测其耐药性,提取细菌DNA,用PCR法扩增检测耐药基因。结果94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广泛耐药,对头孢类、青霉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100.0%;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均超过9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8.3%、87.2%和60.7%;对替加环素保持高度敏感性,未检测出耐药菌株;用PCR方法分别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的OXA-23、TEM耐药基因,结果显示OXA-23基因阳性率为91.5%,TEM基因阳性率为86.2%。产OXA-23型、TEM型耐药基因可能是该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结论通过该研究发现,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广泛耐药,且多数菌株携带OXA-23、TEM基因,其携带耐药基因与耐药表现基本一致,临床上应加强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监测,控制并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529.
姚瑶  陈琳 《儿科药学杂志》2019,25(10):17-20
目的:探讨大量蛋白尿表现的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病理、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6-2015年在我院肾内科住院并进行肾组织活检的HSPN患儿424例,根据是否具有大量蛋白尿表现分为研究组221例和对照组203例,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病理特点并对能够配合随访的111例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特征、病理改变与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量蛋白尿表现的HSPN患儿比例为52.1%(221/424),其病理分级以Ⅲ级最常见(68.3%,151/221),其次为Ⅱ级(27.6%,61/221);其病理分级、新月体形成、毛细血管病变及毛细血管袢坏死病变均比对照组患儿严重(P均<0.05)。研究组随访111例(50.2%),其中63例(56.8%)尿检恢复正常。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尿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肾脏IgA沉积强度、蛋白尿复发对HSPN患儿预后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蛋白尿复发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大量蛋白尿表现的HSPN患儿病理分级以Ⅲ级最常见,其病理损害严重程度大于无大量蛋白尿表现的患儿。经过早期、积极、规范的治疗短期预后良好,蛋白尿复发是其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部分病例尿检恢复正常数年后可出现蛋白尿复发,需长期规律随访。  相似文献   
530.
目的评价临床应用胆道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引流胰腺假性囊肿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在长海医院接受内镜超声(EUS)引导下经胃胰腺假性囊肿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引流的11例患者病例和随访资料。引流方法采用EUS引导下经胃壁穿刺至囊腔,置入导丝,用囊肿切开刀进行针道扩张,置入金属覆膜支架引流。术后定期随访,囊肿消失后拔除支架。评价操作成功率、治愈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1例患者均完成囊肿穿刺、全覆膜金属支架置入引流术,手术成功率为100%,2例患者并发感染,1例患者发生支架移位,无出血、穿孔、死亡病例。其中7例已完成支架拔除术,囊肿均完全消失。结论EUS引导下经胃穿刺胆道覆膜金属支架引流胰腺假性囊肿手术成功率、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