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9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总结了作者采用冠状切口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57例的临床资料,介绍了冠状切口用于口腔颌面外科的手术方法,对其适应证、优越性和操作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认为冠状切口可提供充分的暴露,切口隐蔽安全,术后无继发畸形和功能障碍,且有助于显露颅前凹和颅中凹区.对同时需植骨的病例更为适用.具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切口和径路  相似文献   
92.
作者对18例颌面部肿瘤病员在行颅颌面联合切除与颅外顿面扩大切除术后的同时,立即采用吻合血管的大块肌皮瓣或肌皮瓣与皮瓣联合整复获得成功。颌面部大型洞穿性缺损引起的面部畸形与语言、吞咽、呼吸等生理功能障碍均十分明显,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给予立即整复,对最大限度地恢复病员的外形与生理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是有益的。作者就手术的适应证、组织瓣的选择与整复方法及体会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3.
颞肌/筋膜瓣在颅颌面外科中的应用ApplicationofTemporalFasciaFlapinCraniofacialSurgery徐兵唐友盛杨驰自从Fox和Edgerten首先报道了颞肌/筋膜瓣修复颞部缺损后,作为一种常用的修复手段,颞肌/筋膜...  相似文献   
94.
我科自1965年10月~1988年6月共收治了484例双侧唇裂畸形的患者,现就临床初步分析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本组484例双侧唇裂中男性347例,女性135例;男女之比为2.58:1。 二、双侧完全性唇裂291例,占60.12%,双侧不完全性唇裂89例,占18.39%;双侧混合性唇裂88  相似文献   
95.
口咽部恶性肿瘤是指原发于咽侧壁、咽后壁、软腭、舌根、会厌犁状窝区的癌或肉瘤。本文就口咽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情况和预后作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96.
个体化复位模板在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将反求工程和快速原型技术引入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治疗,以求恢复患者理想的面中部外形。方法:自2003年9月起,选择8例陈旧性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通过术前三维CT扫描,对患者头颅进行重建。应用反求工程得到患者的头颅数据,许通过快速原型技术制作个体化理想的头颅模型:在此基础上,制作个体化骨折复位模板,指导术中移位颧骨的复位和阆定一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患者面中部外形恢复理想,双侧瞳孔位于同一水平线:根据手术后CT检查测量,颧骨突度和面中部宽度均左有对称。结论:在反求工程和快速原型技术基础上制作的颧骨骨折复位模板,可以确定颧骨的三维空间位置.是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和同定的可靠标志,有利于简化手术过程.并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7.
多年来,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对蔓状动脉瘤、颌骨中心性血管瘤等血管畸形病变,因外伤或在手术中可能发生难以控制、甚至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已被公认为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近十多年来,一项有望能解决这一难题的新技术,即经导管选择性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 embolization 简称TCAE),在国外文献中已有不少获得成功的报告;但是,在国内仅有个别病例报告。本文对11例颌面部血管畸形术前辅助性动脉栓塞疗效作出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98.
三维光栅投影技术在面部轮廓三维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试图建立一种面部软组织的快速三维重建方法。方法:采用工业用ATOS快速三维光学测量仪,对1例下颌骨发育过度患者的面部轮廓模型进行三维重建。结果:面部软组织的三维数据的采集精度高,生成的图像逼真。结论:本方法改进了传统的投影光栅装置,应用2个CCD摄像头接收信号,实现了对面部三维数据的快速精确采集。  相似文献   
99.
颌骨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颌骨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83~2002年间21例颌骨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的病例资料,对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临床表现、治疗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男女之比为13:8,以儿童及青少年多见,2~10岁占76%,中位年龄为8岁。下颌骨多见,18例,上颌骨1例,上、下颌骨同时发生2例。结论:颌骨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临床上少见,病理诊断较为明确。治疗需要采取局部手术刮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0.
唇腭裂患者上颌骨牵引成骨术后[i]和[S]声学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行颅外支架式上颌骨牵引成骨术(rigid external distraction,RED)的唇腭裂患者治疗前后元音[i]和擦音[s]的声学特性变化,分析上颌骨牵引成骨术对患者腭咽闭合功能和舌位的影响。方法:1999年至2001年行颅外支架式上颌骨牵引成骨术的唇腭裂术后上颌发育不足患者2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15.05岁。所有患者RED手术前后测量元音[i]擦音[s]的声学指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治疗前后[i]和[s]声学特性的变化,并绘制[i]的声学舌位图。结果:RED后患者元音[i]基频能量明显加强,擦音[s]的能量明显降低。RED前后元音[i]声学舌位图上舌位无明显变化,RED后擦音[s]强频区向高频区移动。结论:唇腭裂患者经RED前移上颌骨后,腭咽闭合功能恶化,鼻腔共鸣增加,辅音趋向无力,同时发音时舌向前运动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