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3篇
医药卫生   51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口服糖皮质激素大鼠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口服糖皮质激素大鼠皮肤形态学改变,为建立新的皮肤衰老动物模型提供形态学上的依据。方法:实验于2006-07/2007-02在广东医学院药理教研室组织药理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对象:20只SD雄性SPF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糖皮质激素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②实验方法:糖皮质激素组每天口服灌胃糖皮质激素3.5mg/(kg·d),空白对照组每天口服灌胃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喂养100d后麻醉下处死大鼠,取背部正中1cm×1cm大小皮肤组织检测相关指标。③实验评估: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VanGieson染色法、Weigert-间苯二酚-碱性品红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形态改变,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表皮厚度和弹力纤维总面积。结果:纳入结果分析16只,其中空白对照组8只,糖皮质激素组8只。糖皮质激素组大鼠皮肤表皮变薄,弹力纤维面积减少,胶原纤维多断裂,排列疏松,糖皮质激素组大鼠表皮厚度(33.8±3.1)μm,弹力纤维总面积(3557.9±373.1)μm2,均小于对照组大鼠表皮厚度(63.7±7.4)μm,弹力纤维总面积(5049.0±497.5)μm2。结论:糖皮质激素3.5mg/(kg·d)口服灌胃100d可导致大鼠皮肤衰老样改变,与人类皮肤衰老有相似形态学表现。  相似文献   
42.
张新乐  吴铁  崔燎 《中国药房》2012,(29):2708-2710
目的:研究司坦唑醇与吡拉西坦联用对D-半乳糖致大鼠股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联用组,每组10只,后2组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mg·kg-1·d-1)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建模后联用组灌胃给予司坦唑醇0.54mg·kg-1·d-1、吡拉西坦432mg·kg-1·d-1,连续给药14周。检测各组大鼠左侧股骨长和宽,干湿重/体重比和骨羟脯氨酸(Hyp)、骨钙、骨磷含量;右侧股骨最大载荷、弹性载荷、断裂载荷、刚性系数和弯曲能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干湿重/体重比和骨钙、弹性载荷均明显降低(P<0.05),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用组股骨干重/体重比、弹性载荷均明显增加(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司坦唑醇与吡拉西坦联用能有效预防D-半乳糖致大鼠股骨重量降低,增强骨强度。  相似文献   
43.
红曲E-70及洛伐他汀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曲乙醇提取物(红曲E-70)及洛伐他汀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红曲E-70,利用高效液相检测其洛伐他汀的含量,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红曲E-70和其对应洛伐他汀的含量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情况的影响。结果红曲E-70在1~150μg/mL浓度范围抑制MCF-7增殖,而洛伐他汀只在0.15μg/ml浓度抑制MCF-7增殖(P〈0.05)。结论红曲E-70抑制MCF-7增殖,其抑制MCF-7增殖的作用比洛伐他汀更强。  相似文献   
44.
刘镛  唐银琳  吴铁  吴耀生  蒋东 《中外医疗》2012,31(29):105-106
目的探讨基于ITS2序列的绞股蓝与其混伪品鉴定的新方法。方法从GenBank中下载绞股蓝及其混伪品的ITS2序列,用软件MEGA4.0等进行相关数据分析,通过ITS2数据库预测ITS2二级结构,并用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绞股蓝与其混伪品的ITS2序列存在差异,其二级结构在4个螺旋区的茎环数目、大小、位置以及螺旋发出时的角度均有明显差异,绞股蓝最大种内K2P遗传距离远远小于其与混伪品的最小种间K2P遗传距离,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绞股蓝与其混伪品可明显分开。结论基于DNA条形码的ITS2序列为绞股蓝及其混伪品的准确、简便鉴定提供了新的分子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红苓肝宝对小鼠酒精性肝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酒精灌胃的方法造成小鼠肝损害,不同剂量红苓肝宝预防用药10周后,观察与肝损伤相关的各项血液生化指标,肝脏病理切片观察及评分,并与西药(秋水仙碱)组进行比较.结果 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小鼠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乙醇脱氢酶(ADH)、肝重指数和肝ADH均升高(P<0.05),镜下肝细胞广泛变性,有少量坏死.红苓肝宝高剂量组相关血清酶降低,肝脏病理改变好转或恢复,与模型时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没有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红苓肝宝对酒精造成的小鼠肝损害有一定的降酶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优化清咽口含片的处方设计。方法以体外溶出度及外观、硬度、片重差异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处方。结果口含片最佳处方为甘露醇125g、木糖醇125g、乳糖90g。结论清咽口含片的处方设计和制备工艺合理。  相似文献   
47.
赵华  吴铁 《中国热带医学》2009,9(8):1621-1622
目的观察蜂蜜对吸烟小鼠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吸烟模型组,蒲公英蜂蜜组。正常对照组小鼠不吸烟,其余两组连续吸烟7周,1d2次,30min/次。蒲公英蜂蜜组给予蒲公英蜂蜜每d2次,同时正常组每天用蒸馏水作对照。7周后处死动物,右肺组织做成匀浆,检测肺组织匀浆中SOD含量。结果吸烟组小鼠肺部SOD活性明显降低,蒲公英蜂蜜组小鼠肺部的SOD活性增加。结论蒲公英蜂蜜对小鼠吸烟造成肺组织病理损害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和蒲公英蜂蜜在肺部发挥的抗氧化作用等有关。  相似文献   
48.
蛇床子超临界CO_2萃取后药渣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超临界CO2萃取后药渣中黄酮类成分。方法: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蛇床子总黄酮的含量,选择测定波长508nm,参比波长588nm;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蛇床子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并对提取液进行鉴定。结果:蛇床子超临界CO2萃取药渣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量25倍的65%乙醇溶液超声提取3次,每次30min。其总黄酮平均含量为11.685mg·g-1,RSD=1.43%。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49.
皮肤衰老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皮肤衰老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较系统地从细胞、分子水平上阐述了皮肤衰老的内因和外因 ,提出细胞的遗传调控是根本 ,自由基的作用是原因 ,细胞代谢障碍是基础 ,光损伤等环境因素是外因的皮肤衰老机制。若把内源性衰老与外源性环境因素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可更真实地反应皮肤衰老的本质 ,为探讨皮肤衰老过程及抗衰老药物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0.
在高等医学院校的基础医教育中 ,对是否开设实验课一直存在着争议 ,对于这两种不同的观点 ,作者通过比较本科生药理学期末考试成绩 ,采用了“考题答对率” (答题所得分 /题目总分× 1 0 0 % )的方法对此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