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0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医药卫生   331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目的研究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外周血中CXCL12及其受体CXCR4的表达情况,探讨CXCL12/CXCR4与SCLC发生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CXCL12与CXCR4在30例局限期(Limited stage disease,LD)SCLC患者、32例扩散期(Expensive stage disease,ED)SCLC患者和10例良性肺部肿瘤患者(对照组,Control)中的转录水平和表达水平,分析CXCL12、CXCR4与SCLC患者临床病理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CXCL12、CXCR4在SCLC患者组织中均高表达,其中扩散期患者CXCL12、CXCR4表达平略高于局限期患者组。扩散期患者外周血中CXCL12表达高于其在局限期患者中的水平,二者均高于对照组。血清中CXCL12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1)。结论 CXCL12/CXCR4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对SCLC发生和发展的调控。  相似文献   
82.
目的:通过对6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手术治疗,总结其围手术期雾化吸入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手术治疗的有关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将60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胸外科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雾化吸入治疗干预。结果:干预组术前肺功能测定有所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手术前肺功能,降低手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应用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6年9月~2017年10月本院感染病科收治的60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接受血浆置换和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观察12周。结果 在治疗12周末,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为(75.3±2.8)%,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7.0±3.0)g/L和血清总胆红素为(180.2±93.0)μmol/L,与对照组【分别为(60.2±2.1)%、(33.6±2.5)g/L和(232.0±98.3)μmol/L,P<0.05]比,差异显著;观察组外周血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03.2±22.1)g/L和(80.2±5.9)×109/L,血钾、钠和氯分别为(3.7±0.8)mmol/L、(137.1±5.0)mmol/L和(99.0±7.2)mmol/L,血肌酐水平为(73.2±14.8)μmol/L,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02.6±15.3)g/L、(75.5±6.0)×109/L、(3.7±0.5)mmol/L、(137.5±8.0)mmol/L、(99.1±5.7)mmol/L和(73.5±15.5)μmol/L,P<0.05】;在治疗12周末,观察组病死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 使用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能够降低近期病死率,其远期效果值得观察。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研究在直肠癌细胞炎性条件下的miR-155表达。方法通过研究直肠癌细胞中各种炎性条件下0 h、1 h、4 h、8 h、12 h、24 h的时间段细胞计数,运用统计学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4 h内的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与未加入慢性炎症应激药物比较,H2O2、SPER/NO、HU作用于直肠癌细胞后,直肠癌细胞中miR-155表达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药物及不同细胞之间miR-155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药物作用后,miR-155表达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结论 miRNA具有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功能,其表达异常后与多种人类癌症发生相关,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阻断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和PNAC-1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腺病毒作为载体包装FKN-小干扰RNA(siRNA),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和PNAC-1.应用克隆形成实验、MTT法和细胞侵袭实验检测FKN-siRNA转染与否、胰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变化.Western印迹法和RT-PCR检测转染FKN-siRNA的胰腺癌细胞FKN、TNF-α和IL-6蛋白和mRNA的表达.统计学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FKN-siRNA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和PNAC-1后,与对照组的克隆数[分别为(1.97%±0.25%)和(1.77%±0.25%)]和阴性FKN-siRNA组的克隆数[分别为(2.10%±0.30%)和(1.97%±0.25%)]相比,细胞克隆增大,克隆数[分别为(5.27%±0.35%)和(4.60%±0.30%)]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3.51、103.86,P值均<0.05).MTT实验48 h和72 h后,转入FKN-siRNA的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和PNAC-1吸光度(48 h时分别为1.28±0.07和1.19±0.14;72 h时分别为1.49±0.11和1.52±0.16)高于对照组([48 h时分别为0.80±0.03和0.74±0.11;72 h时分别为0.89±0.03和0.93±0.04)和阴性FKN-siRNA组(48 h时分别为0.85±0.02和0.76±0.05;72 h时分别为0.89±0.02和1.07±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80、71.99、17.19、23.51,P值均<0.05).细胞侵袭实验中,转入FKN-siRNA的细胞侵袭力强于对照组和阴性FKN-siR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37、9.08,P值均<0.05).FKN-siRNA转染后,SW-1990和PNAC-1细胞中,FKN蛋白(F=118.93、88.62)和mRNA(F=47.91、72.59)表达水平下降,同时TNF-α和IL-6的蛋白(FTNF-α=112.90、77.88,FIL-6=165.27、286.49)和mRNA(FTNFα=47.93、45.19,FIL-6=36.41、23.67)表达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应用siRNA技术静默趋化因子FKN的功能后,胰腺癌细胞株的增殖活性和侵袭力增强,表明FKN可能抑制了胰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87.
研究背景神经布氏杆菌病临床罕见,本文报告3例神经布氏杆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以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3例临床诊断明确的神经布氏杆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断与治疗经过,并结合文献讨论其发病特点。结果 3例患者均有明确疫区、传染病接触史或生食牛奶感染布氏杆菌病病史,并在不明原因发热筛查过程中获得布氏杆菌感染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可伴脑膜炎症状与体征;或病程中出现脊柱炎症性改变;或伴尿潴留、便秘(可能与腰骶神经根病变有关);病程中也可出现听力减退和复视等听神经和外展神经病变表现。结论神经布氏杆菌病临床表现多样,常伴有全身系统性感染症状,在不明原因发热筛查中应进行布氏杆菌相关检查,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相鉴别。不同药理学机制的抗生素足量、长程联合治疗有效,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8.
脑炎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早期诊断并给予适当的治疗至关重要。自身免疫性脑炎(AE)泛指一大类由于免疫系统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抗原产生反应而导致的疾病,并且逐渐被认为是非感染因素所致可逆转性脑炎的重要原因。根据病因学及治疗方法,AE可大致分为特异性抗原(抗体)相关性AE以及非特异性抗原(或抗体)相关性AE。了解有关AE的知识,对发现新疾病及加深对现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病理机制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摘要】 目的:测量1~6岁小儿胸椎椎弓根的形态学参数,为小儿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0年1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行胸部CT检查的1~6岁非脊柱疾患小儿胸椎螺旋CT影像资料。根据年龄将入组儿童分为1~岁组(1组),2~岁组(2组),4~6岁组(3组),每组20例。每例均测量T1~T12左右两侧椎弓根参数共24组数值。将64排螺旋CT平扫胸椎的三维重建数据传至工作站,在多平面重建技术下获得每个椎弓根的矢状面及横断面成像,测量胸椎椎弓根横径(内外径)、纵径(内外径)、骨-螺钉通道长度、椎弓根横断面夹角、椎弓根矢状面夹角,并将上述各参数与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椎弓根横断面夹角和椎弓根矢状面夹角年龄组间采用多重T检验。结果:(1)椎弓根的横径(内外径)T1~T4逐渐减小,T5~T12逐渐增大;横内径值(除T1、T6、T11、T12外)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rs:0.011~0.363,除T1、T6、T11、T12外,P>0.05),其随年龄增长变化不明显;横外径值(除T4外)与年龄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s:0.151~0.539,除T4外,P<0.05),其随年龄增长而增长。(2)椎弓根纵径(内外径)T1~T12逐渐增大,除T1外纵径均大于横径;各节段参数与年龄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纵内径rs:0.526~0.786,纵外径rs:0.692~0.864,P<0.05)。(3)骨-螺钉通道长度各年龄组中最短为T1或T2,最长为T9或T10,T1~T9有逐渐增加的趋势,T10~T12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各节段参数与年龄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s:0.299~0.676,P<0.05)。(4)椎弓根横断面夹角最大为T1,T1~T12逐渐减小,部分小儿T11及T12的椎弓根横断面夹角可达0°甚至负角,除T1外,其余各节段参数与年龄均存在显著负相关性(rs:-0.432~-0.107,除T1 P>0.05外,余P<0.05),1组与2、3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与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5)椎弓根矢状面夹角T1~T12呈下降趋势,各节段参数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rs:-0.125~0.127,P>0.05),1、2、3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6岁小儿胸椎椎弓根横外径、纵经、骨-螺钉通道长度与年龄的相关性较大,而椎弓根横内径的生长速度较慢,与年龄的相关性较小;横断面及矢状面夹角与年龄的相关性较小,除1~岁年龄组外,其余年龄段的参数值随年龄增长无明显变化。因此行1~6岁小儿胸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时,应根据患儿年龄及术中情况妥善选择螺钉型号及进钉方式,以避免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规范包装操作,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包装岗位人员的核对依从性和岗位胜任力.方法 由1名主管护师负责对全科人员进行包装岗位相关内容的培训,培训时间1个月.将“四化”措施应用于培训中,即手术器械图谱化、核对制度流程化、包装操作考核规范化、岗位考核日常化.结果 培训后工作人员包装操作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均P<0.01),92.15%~100%工作人员反映培训后包装技能水平、操作规范性等有很大提高.结论 在包装操作培训中应用“四化”措施,规范了包装操作,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包装岗位技能水平和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