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3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阴茎原位癌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Bowen病及增殖性红斑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18例Bowen病及增殖性红斑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发病年龄32~72岁,平均49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5年。10例行局部病变切除术或包皮环切术,8例电凝治疗。结果:15例随访4~48个月,2例在阴茎头未治疗区出现新的病变,外涂5%5.氟脲嘧啶软膏治疗治愈后随访3及9个月无复发;13例治愈无复发。结论包括较深层组织的病理活检是鉴别Bowen病或增殖性红斑与阴茎癌以及其他男性外生殖器疾病的关键,局部病变手术切除,5-氟脲嘧啶软膏外涂可有效治疗Bowen病或增殖性红斑。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报告 1例 11岁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患儿的诊治情况 ,复习有关文献。 结果 患儿以腹痛为主诉 ,左腹膜后 9.0cm× 6.0cm× 3 .0cm囊性肿瘤 ,细胞巢周围结缔组织显著增生 ,免疫组化染色CD99( )、EWS/WT1(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联合化疗 ,随访 16个月无肿瘤复发。 结论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有特异的临床病理特征 ,好发于男性青少年。细胞巢周围结缔组织显著增生 ,表达MIC2基因产物CD99及特异的EWS/WT1蛋白 ,手术切除肿瘤联合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估单中心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现况,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所有患者均空腹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白蛋白等指标,并进行透析充分性评估。同时收集患者一般情况、病史资料。结果:203例患者平均TC为(4.45±1.16)mmol/L、TG(1.93±2.18)mmol/L、HDL-C(1.16±0.34)mmol/L、LDL-C(2.51±0.93)mmol/L。其中,132例患者(65%)存在至少1项血脂异常。女性患者血清高TC和高LDL-C比例高于男性,低HDL-C比例低于男性(P0.05)。年龄≥60岁组患者血清TG水平高于年龄45岁组和45~59岁组;年龄45岁组患者血脂异常比例最高(P0.05)。透析龄60个月组患者TG异常比例低于透析龄12个月组和透析龄12~60个月组;透析龄12个月组患者TG异常比例最高(P0.05)。HbA1c≤6%组TG水平低于HbA1c6%组;HbA1c≤6%组患者血脂异常比例低于HbA1c6%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紊乱发生率高;女性、年龄45岁、透析龄12个月、HbA1c6%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经腹入路肾盂成形术的优点及适应证。方法 :对 2 6例 30侧经腹入路及 2 2例 2 4侧经腰入路两种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经腹入路手术切口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 2 4h肾周引流量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均优于经腰入路手术。结论 :对未合并肾脏畸形、肾周感染、结石及输尿管远端狭窄的单纯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人 ,经腹入路肾盂成形术优于经腰入路肾盂成形术  相似文献   
25.
肾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不同类型的肾炎患者临床表现有些相似,造成临床诊断、分型及治疗的困难。治疗前行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  相似文献   
26.
围术期中老年心肌缺血患者HRV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讨围术期中老年心肌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 )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 15 0例中老年择期手术患者 ,以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围术期心率变异性 (HRV)及心肌缺血的变化。于术前一日内监测至少 12h ,术后监测 48h。根据围术期是否发生心肌缺血分为缺血组 (A组 )和非缺血组 (B组 )。结果 :共有 3 7人发生心肌缺血 (A组 ) ,其中术前有 7例发生 ,术后有 3 4例发生 ;另 113人未发生心肌缺血 (B组 )。A组术前HF(高频功率 )、LF(低频功率 )、LF/HF(低频与高频比值 )低于B组 (P <0 0 5 ) ;两组术后HRV均显著降低 (P <0 0 5或 0 0 1) ,A组TP(总功率 )、HF、LF、VLF(极低频功率 )、LF/HF在术后 2d内均显著低于B组 (P <0 0 5或 0 0 1)。结论 :心肌缺血主要发生于术后 ;术前HF、LF、LF/HF异常降低对心肌缺血尤其是术后心肌缺血可能具有比较重要的预测价值 ;术后自主神经功能严重降低、交感 /迷走张力严重失衡且恢复较慢 ,可能是术后心肌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7.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拟行择期手术的中老年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各 2 0例 ,以动态心电图监测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变化。于术前 1日内监测至少 12h ,术后监测 48h。结果 :围术期共发生心肌缺血 67人次 ,绝大部分发生于术后 ;术前糖尿病组心肌缺血时间及缺血曲线下面积比非糖尿病组高 (P <0 0 5 ) ;术后第一、二天 ,两组患者缺血次数、缺血时间、缺血曲线下面积以及糖尿病组的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前 (P <0 0 5或 0 0 1) ,其中 ,糖尿病组心肌缺血各指标又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 (P <0 0 5或 0 0 1)。结论 :糖尿病患者术前心肌缺血比非糖尿病患者重 ;术后两组心肌缺血明显重于术前 ,其中 ,糖尿病患者术后心肌缺血加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8.
右下腹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因右下腹痛进行超声检查的病例很多,右下腹痛的病因较多,鉴别诊断相对困难,临床上多数患者不能及时地确定右下腹痛的病因。现对我科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超声检查确诊的100例右下腹痛病例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为临床及时确诊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老年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记忆功能变化及特点。方法 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WMS)对37例老年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和35 例健康老年体检者进行评测,同时依据病灶为单个或多个对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行分组比较。结果 老年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各分测验成绩和记忆商数(MQ)普遍下降,病灶数目越多其降低程度越显著。结论 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已有记忆功能损伤,应重视其早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0.
合并心肺疾患的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合并心肺疾患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合并心肺疾患的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临床观察治疗,并发症的防治措施。结果58例均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手术切除率100%,12例术后出现较严重并发症(27%),术后死亡2例。结论合并心肺疾患的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选用手术治疗时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术后加强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