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4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范凌云  雷诚 《规划师》2015,(12):19-24
在国家法制化建设背景下,地方立法主动性逐渐提升,地方城乡规划法制化建设成为未来实现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地方城乡规划法制化体系建设的进程,解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地方城乡规划法制化的内涵包括技术工作法制化、行政权力法制化和公共政策法制化,并从技术法制空间平台、行政一体化法制体系、政策法制化转译路径和法制化程序控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构地方城乡规划法制化体系的框架和要点。  相似文献   
22.
采集饭馆各物品共502份标本,用 RPHA 法监测 HBsAg。在饭馆各物品中均检出 HBsAg 阳性,平均 HBsAg 阳性率13.75%,私营个体饭馆的 HBsAg 阳性污染程度高于国营集体饭馆(X~2=4.04 P<0.05),直接入口用品中茶具污染明显高于餐具(X~2=6.40 P<0.025结果说明:在食品卫生工作中的一冲,二洗,三刷,四消毒在总体上还未达到消毒目的,存在着一定的死角,如不及时纠正,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可能要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23.
24.
针对在城市规划进程中,对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属性认识、界定模糊的现象进行讨论,分别论述了城市规划的社会内涵、现代城市规划行政的特点和地方公共政策体系在西方规划历史上的变化。结合中国现有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对我国城市规划进行了一些反思,对部分观点进行了辩证探讨,并引申讨论了城市规划变革的若干转向。  相似文献   
25.
李锦  顾语琪  雷诚 《华中建筑》2022,40(1):64-68
面对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如何建设健康校园成为高校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其核心在于通过景观环境更新设计、持续提升健康支持性.该文基于健康校园的相关理论梳理,构建以"个体健康、环境健康和社会健康"为核心的健康校园更新设计框架.结合苏州大学本部校区展开实证研究和应用探讨,从"促进体力活动、健康功能融入、文化景观塑造、康复...  相似文献   
26.
陈月  雷诚 《城市规划》2022,(S1):84-95
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外部宏观进程-内在生命周期-保护规划干预”3个维度的因果循环图模型,分阶段研究无保护规划干预、保护规划初步介入以及保护规划全面主导阶段的核心保护问题、问题产生机制以及规划策略的应对机制与实施效果。研究发现,保护规划通过渐进式干预,分阶段解决历史遗留的保护问题,避免了大拆大建等“更坏情况”的发生,对活态遗产续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随人口老龄化与住房老化问题的凸显,研究对象开始出现原住居民减少、社会网络断层以及过度商业化趋势所引发的生活延续性危机。基于机制模拟分析,提出控制居改非行为、创新住房产权制度与户型改造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
当前沿海开发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我国面,临着东部沿海再次开发的热潮。本文通过分析国外沿海开发的成功案例,归纳出三种不同发展模式;结合当前我国滨海地区开发现状背景和对滨海城市建设特点的分析,针对发展路径选择、滨海城市带的构建、产业发展与引导、滨海城市空间发展、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对我国滨海地区开发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28.
城乡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型已成为业界共识,公共政策转型如何与法制化建设相结合成为新时期的研究课题。本文回顾城乡规划学科和基本法的演替,从法律界限视角来分析公共政策转型对法律实行、行政权力等带来的法治化影响,指出我国城乡规划法律界限的构成在于"明晰公共政策范畴的影响、确立行政权力规制的执行、界定有效的城乡空间范围"。认为城乡规划公共政策法制化的核心是具备基于价值判断的公共政策导向,有明确的法律授权与约束,并兼顾法定城乡空间的范围特点,形成公共政策与政府行政行为的城乡空间统一。进而引发一些完善公共政策法制化的讨论。  相似文献   
29.
雷诚 《中外建筑》2001,(6):32-32
本文通过分析视觉效应形成的背景和内因,说明了影响知觉的多方面因素;分析了视觉感受在建筑群体设计中的各种作用和差异,并探索了视觉造型在设计的具体运用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30.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城市公 共健康提出了新挑战,如何通过既有空间环 境更新有效提升健康促进与可防疫能力建 设、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为当前健 康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基于相关理 论梳理,构建健康促进和防疫支持的“双效 健康城市”框架探讨环境更新要素与设计方 法,结合苏州金鸡湖环湖绿道更新案例展开 应用探讨,提出了城市既有公共空间环境更 新的若干设计策略与途径,以期全面提升城 市空间韧性和公共健康防疫力,助力健康城 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