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0篇
工业技术   84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无单元法作为一种计算电磁场问题的新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可以根据场函数的特性布置随机节点,只需节点信息,无需单元信息,它能很好地解决有限元方法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如微小气隙问题、薄板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42.
章就电工实验作为独立课程在单独授课之后,应如何制定教学目标,选取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实验能力如何评价等问题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43.
薛萍  陈海燕等 《电测与仪表》2002,39(2):21-22,50
以可编程数字频率计为例,提出了采用盖AMD公司生产的在系统可编程(ISP)逻辑器件MACH芯片实现可编程数字频率计的设计方法,其设计方法不仅缩小了仪器的体积、提高集成度、降低了功耗,而且提高了系统工作的性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4.
千分尺丝杆螺距误差测量仪采用了新的光电瞄准测量法。消除人为的瞄准误差,提高了仪器的瞄准精度和重复性。尤其是仪器采用了计算机系统,使测量效率和准确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对仪器的原理,结构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它的新颖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5.
虚拟化技术已经发展多年了,从主机逻辑分区到今天高度多样化的环境,如虚拟桌面、服务器、网络等。然而,随着虚拟技术的发展,随之而来的风险也同样与日俱增,因此信息安全必须适应虚拟化环境。本文分析了虚拟化环境面临的安全威胁,研究了虚拟平台的核心基础的相关安全配置,并提出了虚拟网络的安全架构模型。  相似文献   
46.
运用酸蚀低倍检验、光学及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对某钢厂S355J2+N风电塔筒用钢板探伤不合格原因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展开讨论。结果表明:钢板心部的微裂纹是此次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裂纹的产生,一方面是偏析导致组织应力和轧后冷却过程中形成热应力的共同作用,另一方面是MnS夹杂物偏聚使钢基体界面结合较弱,促进了裂纹的萌生和扩展。通过将钢中硫含量控制在0.003%以内、控制连铸钢水过热度≤20℃、定期和不定期对连铸机扇形段辊缝进行检测、扇形段弧度进行校验以及钢板下线后及时堆垛缓冷等一系列措施,探伤合格率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47.
用磁处理水可提高动物及作物产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8.
49.
采用电子束焊接的方法,实现了15 mm TC18钛合金厚板的焊接。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接头的宏观形貌、显微组织及断口特征进行分析,并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了接头的疲劳性能,研究了不同焊接速度(10、20、30 mm/s)对TC18钛合金厚板电子束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熔合区主要由柱状的β相和针状的α马氏体相组成。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焊缝区上熔宽、中熔宽、下熔宽都呈明显减少,焊缝区晶粒细化,导致焊接接头疲劳性能增加。在Nf=10~7时,随焊接速度从10 mm/s增加到30 mm/s,焊缝疲劳极限提高近29%。接头疲劳试验断口可分为疲劳裂纹源区、裂纹扩展区和裂纹瞬断区3个典型区域,疲劳裂纹都起源于试件表面,随着焊接速度增大,瞬断区占的比例减小,疲劳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50.
采用电子束焊接的方法,实现了15 mm厚TC18钛合金板材对接焊。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接头的宏观形貌、显微组织及断口特征进行分析,并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了接头沿板厚方向的疲劳性能。结果表明,焊缝区主要由柱状的β相和针状的α马氏体相组成。沿板厚方向从上到下,晶粒尺寸逐渐变小,导致焊接接头疲劳性能逐渐增加。接头疲劳断口可分为疲劳裂纹源区、扩展区和瞬断区三个典型区域,裂纹都起源于试件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