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自主研制了大流量高清洁度滑油清洗设备。该设备采用2台滑油泵设计、3级过滤和集装箱整体防护,具有操作简单、可实现在线检测滑油洁净度和已获得DNV认证的特点,大大缩短了清洗周期,提高了清洗效率。该设备目前已在陆丰13-2DPP等多个项目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清洗效果,大大提高了透平发电机组调试的工作进程,为海上平台发电机组调试作业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22.
三重介质不稳态窜流渗流模型与试井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实际中存在介质之间发生不稳态窜流的情形,建立了考虑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在不同外边界条件下的三重介质不稳态窜流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绘制了试井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的三重介质拟稳态窜流模型相比,不稳态窜流模型所对应的压力导数曲线上的两个"凹子"明显变浅,且下凹不会低于0.25线;同时还分析了储容比以及窜流系数对曲线特征的影响.所获得的结果可用于研究介质之间发生不稳态窜流的三重介质储层中的流体渗流规律,进行压力动态和试井分析.  相似文献   
23.
三孔双孔介质径向复合油藏模型与试井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考虑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的内区为三孔介质、外区为双孔介质的径向复合油藏试井解释模型,通过Laplace变换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得到实空间的解,绘制了压力和压力导数双对数样板曲线,从物理渗流机理上对曲线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划分了流动阶段。研究表明,当外区的渗透性较好时,表现为外区压力导数曲线出现下倾;当内区渗透性较好时,表现为外区压力导数曲线出现上翘;内区半径主要影响压力传播到交界处的时间早晚;窜流系数决定窜流段出现的早晚;弹性储能比影响窜流的强弱程度和时间的长短。通过对此类典型曲线特征的分析,为认识和改造三重介质油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所获得的结果可用于研究三孔双孔介质复合油藏渗流规律,进行压力动态和试井分析。  相似文献   
24.
随着近红外光谱数据愈发复杂,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研究人员在处理复杂光谱数据的实际应用中常常预测结果不佳,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无法直接解决此项难题,能够处理复杂问题的深度学习算法因此受到关注。经过对深度学习算法进行研究,调查了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领域存在的问题,报告了深度学习下的卷积神经网络、深度信念网络和自编码器算法在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领域的研究应用以及深度学习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5.
以紫坪铺工程引水隧洞群为研究对象,完成了跟踪隧洞施工过程的围岩变形监控量测。获取了围岩动态稳定性态。并利用监测结果进行了仿真反演分析。得到了相应洞段的宏观力学参数与初始地应力场。为指导下半洞施工、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等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
应用臭地利大型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平台FINAL,研究了紫坪铺工程泄洪排沙洞进口段在不同类型围岩参数取值情况下的围岩稳定性以及支护结构安全性,得出了在最不利情况下保证围岩稳定的措施。分析成果对于类似分布在极不稳定围岩中的超大型地下洞室的设计、施工具有广泛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7.
一种洞室围岩强度参数的反演方法及其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分析反演强度参数的惟一性,提出其存在3个层面的多值性问题:(1) 实测位移同时与弹性参数及强度参数有关;(2) 塑性软化时的应力–应变关系存在多值性;(3) 强度参数c,j的不同组合会使围岩某单元发生相同的塑性变形。针对这3个问题,通过假定围岩是理想弹塑性介质,利用现场实测手段将围岩位移进行弹、塑性分离,并在优化方法中考虑强度参数的内在作用机制,而且提出“塑性变形非协调性”的概念;从而探索解决强度参数反演惟一性的新途径,并利用“理想量测位移”检验新方法的可行性。最后采用数值试验方法开展强度参数反演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反演分析方法的精度与稳定性均较好,且不存在初值敏感性问题。  相似文献   
28.
以钛酸丁酯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SiO_2复合薄膜,通过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和接触角测试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O_2–SiO_2复合薄膜中存在Ti–O–Si化学键,薄膜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内部结构均匀且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平均孔径为50.2 nm;加入SiO_2使复合膜表面酸性提高从而吸附更多的羟基,表现出更强的亲水性能;当TiO_2:SiO_2=3:2(摩尔比)时,复合膜表面亲水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9.
塔中M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具有多储集空间类型、多流体相态变化及复杂水体类型等特征,且发育多期次油气藏,给研究区开发带来较大困难。通过对研究区奥陶系14个碳酸盐岩凝析气藏的储层、流体、天然能量和水驱共4个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划分出3种储集空间类型、3种流体类型、3种天然能量类型和3种水驱类型,综合划分为"洞穴型、裂缝-孔洞型、孔洞型"+"带油环、无油环中—高含凝析油、无油环低(微)含凝析油"+"天然能量充足、天然能量较充足、天然能量不充足"+"刚性水驱、弹性强水驱、弹性中水驱"共12种组合类型。针对综合分类结果,提出井位井型优化、天然能量合理利用和注水注气保压等开发技术对策,并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小鼠关节炎模型,观察LFA-1基因敲除小鼠引流淋巴结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LFA-1基因敲除小鼠在应用Ⅱ型胶原免疫后,引流淋巴结和关节局部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IL-12p40mRNA水平明显低于野生型对照小鼠,Th2型细胞因子IL-4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LFA-1基因敲除小鼠引流淋巴结来源的CD4+T细胞在体外受Ⅱ型胶原刺激后,其特异性增殖和细胞因子IFN-γ的产生也明显低于野生型对照小鼠。结论LFA-1基因缺失抑制了辅助性T细胞的活化和向Th1方向的分化,进而抑制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