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工业技术   44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林蔚  陈冲 《仪器仪表学报》2006,27(Z3):2425-2426
本文结合实验室建设项目,依照企业综合自动化的网络模型的分层结构,在既有的局域网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现场总线(PROFIBUS)的网络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实现了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数据集成.  相似文献   
52.
热解气化炉作为一种减量化效果较好的焚烧处置设施,大多通过系统升级改造来提高热解气化焚烧效率。本文以某公司危险废物热解气化焚烧炉为例,结合实际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选取其运营中某两个月作为对比试验对象,采取标准化预处理应用与投料优化过程相结合,对热解气化时间、灰化时间、爆炉次数及热灼减率等参数比对分析,阐述标准化预处理+投料优化过程对危险废物热解气化炉焚烧效率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3.
为改善高比例联网风电的反调峰、不可控等冲击电网的不利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氢混合储能的风氢耦合系统控制策略。建立直驱永磁风电机组、电解槽、燃料电池及超级电容器数学模型,研究耦合在直流母线的电解槽、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与直驱永磁风电机组之间的量化关系,设计风氢耦合系统的上层控制策略,并进行分析与研究。PSCAD/EMTDC中的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超级电容器、电解槽与燃料电池的协调配合,超级电容器完全可以弥补电解槽与燃料电池响应延迟功率,同时实现风氢耦合系统出力可控、功率外特性友好,有效验证了本文所建立各设备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及设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4.
提出直驱永磁风电机组高电压故障穿越控制策略。分析直驱永磁风电机组暂态运行特性,研究变流器运行不同区域的电压向量关系,分析直流电容电压跃升机理。设计直驱永磁风电机组上层控制策略,实现机网侧变流器执行层的dq功率参考值由不同机端电压跃升度决定。PSCAD/EMTDC中的仿真结果表明:机端电压跃升幅度较小时,该控制策略不仅可确保直驱永磁风电机组直流电容电压稳定在安全值以内,且在不影响风电机组向电网注入有功功率的同时,还可向故障点注入一定感性无功功率,支撑母线故障电压恢复;机端电压跃升幅度较大时,该控制策略通过网侧变流器向电网注入容性无功功率防止直流电容电压越限,在满足变流器容量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向电网注入有功功率。  相似文献   
55.
风电功率具有波动性,为减少并网功率波动对电网安全的影响,提出分段平滑风电输出功率波动的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法。考虑并网功率波动率约束、储能充放电效率及荷电状态约束,确定满足并网波动要求的储能系统额定功率及额定容量。采用福建某50 MW风电场实际数据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好地确定储能系统额定功率与额定容量的配置。  相似文献   
56.
本文阐述了风险识别方法,结合系统分解法分析了面粉加工厂项目建设各阶段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面粉加工厂项目在建设周期内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57.
k-种产品工厂选址问题是:给定一个客户集合和一个可以建立工厂的地址集合,每个客户需要k-种产品,一个工厂只能为客户提供一种产品。考虑的工厂假设相对集中,即假设任何工厂之间的距离都不大于工厂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对于没有建厂费用的问题,当k=2时证明了它是一个NP完全问题,对任意的k给出了一个最坏性能比不大于2-1/k的近似算法。对于有建厂费用的问题,给出了一个最坏性能比不大于2的近似算法。  相似文献   
58.
李锋  李涌泉  李文科  张威  陈冲 《表面技术》2017,46(7):250-254
目的研究TC11薄壁件铣削加工过程中刀具走刀方式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进行了钛合金薄壁件的铣削试验,得到了TC11薄壁件铣削刀具走刀方式对表面粗糙度、表面残余应力和表面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对于TC11薄壁件铣削,HU(水平向上)走刀方式获得的表面粗糙度为0.46μm,VU(垂直向上)走刀方式获得的表面粗糙度为0.74μm。两种走刀方式获得的表面残余应力均为压应力,VU走刀方式下的残余应力比HU走刀方式下的残余应力大。另外,随着加工深度的增加,两种走刀方式获得的残余应力值都减小,HU走刀方式下试件的残余应力影响层深度为65μm,VU走刀方式下的残余应力影响层深度为43μm。两种走刀方式下的显微硬度均呈现先软化再硬化,最后趋近于基体硬度的趋势,VU走刀方式下工件的硬化程度比HU走刀方式下稍严重。结论刀具的走刀方式对TC11薄壁件铣削加工表面各特征量的影响规律不相同。对于加工表面粗糙度,HU走刀方式能够获得更好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对于加工表面残余应力,两种走刀方式获得的残余应力属性相同,但数值不同。随着加工深度的增加,两种走刀方式获得的残余应力变化规律相同,但最大影响深度有所区别。对于加工表面显微硬度,两种走刀方式的影响规律一致,但工件的硬化程度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59.
根据Darcy定律和二次抛物线降深曲线确定了边坡含水情况下7种浸润面位置,选取浸润面位于边坡表面时的位置作为对比。选取地震波峰值加速度由0到0.2g共6个数据,组合得48组模型计算参数。采用拟静力法,结合FLAC3D程序的强度折减法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边坡涉水后,滑动面由近坡面往坡内移动到浸润面附近。随着浸润面的上升,滑动面靠近坡面且保持在浸润面附近。(2)在单一地震因素作用时,边坡滑动面随峰值加速度变化不大,但在含水的情况下,滑动面随峰值加速度变大而往坡内大幅移动,边坡破坏模式由浅层破坏转变为深层破坏。(3)浸润面位置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因此,合理的确定浸润面的位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采用电沉积的方法从非水体系和水体系中制备出镁-镍合金, 并且制备了氢氧化镍。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 两种体系的沉积层均含有黑色非晶态的镁-镍合金, 呈结瘤状的微观形貌。初步研究了沉积机理以及镁-镍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结果表明, 镁镍合金在两种体系中沉积析出电位均为-2.0 V(vs SCE), 沉积过程不可逆, 非水体系的沉积较水体系困难。水体系脉冲条件下沉积的镁-镍合金氧化还原可逆性良好, 其氢扩散系数很大, 与氢氧化镍组成电池的工作电压较大, 是一类良好的镍氢电池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