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7篇
  免费   893篇
  国内免费   711篇
工业技术   12681篇
  2024年   167篇
  2023年   598篇
  2022年   500篇
  2021年   476篇
  2020年   426篇
  2019年   537篇
  2018年   498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775篇
  2013年   540篇
  2012年   565篇
  2011年   556篇
  2010年   530篇
  2009年   504篇
  2008年   551篇
  2007年   589篇
  2006年   586篇
  2005年   433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63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揭示土质滑坡中降雨入渗规律和滑坡成因机理,通过对四川南江县100多个滑坡进行现场调查、统计,选取二潢坪滑坡深入剖析典型滑坡成因机理,对降雨量、GPS累积位移、土体孔隙水压力、土体含水率等综合因素分析后,采用有限元数值法对滑坡的降雨人渗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浅层土质滑坡中孔隙水压力及含水率变化有明显滞后现象,降雨初期以垂直坡面入渗为主,一段时间后则以坡向渗流为主;斜坡中前缘孔隙水压力变化比后缘对降雨更敏感,其原因为前缘黏性堆积体、侧壁陡崖及基岩面共同构成斜坡储水边界;因滑体结构的各向异性,降雨过程中土体中局部孔隙水压力及渗流力瞬时剧增,土体饱水使得软黏土层发生软化,最终导致斜坡整体失稳.  相似文献   
102.
在上一期我们介绍了MPA7.0的一些新增功能,本期我们将提供一些用MPA分析解决问题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3.
地下管廊常因填土沉降和外部荷载等原因造成管廊结构崩溃、接口错位、脱节、管身裂缝、破损等结构损伤。针对填土沉降和外部荷载作用下管廊出现的问题,结合益阳管廊项目,利用FLAC3D有限差分方法模拟土工布对填土沉降的防护以及土工格栅的构造因素对外部荷载作用下的管廊防护进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益阳管廊底部铺设土工布可以有效控制填土沉降;管廊上部铺设3层,宽度为12 m的土工格栅有效减轻、分散外部荷载对管廊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104.
紫色硫酸铬是一种新型清洁镀铬(Cr^3 镀铬)的原料,在镀铬中显示了优良的性能,特别是镀液无需预电解处理亦能得到满意镀层这一实验结论,使清洁镀铬工艺实现工业生产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介绍了它的制法,技术要求,物相分析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5.
陈东初  韩冰  雷施  李文芳  赖悦腾 《精细化工》2007,24(11):1047-1050,1055
以钨酸铵为原料,在350~600℃不同温度下,用热分解法制备了纳米WO3。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与电子衍射并结合热分析法,研究了热分解温度对纳米WO3的粒径大小、形状、晶型的影响,发现钨酸铵在225~375℃吸热分解,在400℃时完全分解为简单六方结构WO3和简单单斜结构WO3两相混合物,简单六方结构WO3在404℃左右向简单单斜结构WO3转变,500℃与600℃热分解产物都是简单单斜结构WO3。WO3粒径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解温度从400℃升至600℃时,WO3粒径从20nm增大到100nm左右。用表面活性剂对纳米WO3进行表面修饰,发现两性型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可提高纳米WO3在水溶液与甲苯中的分散稳定性,沉降速度降低50%。  相似文献   
106.
智能移动设备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占有率急剧增长。面向不同研究领域,与多种传感技术相结合的移动检测系统常见诸报道。该文综述了智能移动设备硬件和软件的迅速发展,以及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分析检测需求所开发的基于智能移动设备的分析检测方法,特别是智能移动设备在电化学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7.
PPO/PA合金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皓  丁胜飞  朱新宇 《塑料工业》2003,31(9):13-14,34
比较了三条技术路线、PPO/PA质量比、各种抗冲击剂对PPO/PA合金性能的影响。应用FTIR.Molau实验、DSC曲线证实了改性反应原理及增容作用。结果表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聚苯醚(PPO)与马来酸酐(MAH)接枝反应,然后与聚酰胺(PA66)、SEBS挤出共混,制成的PPO/PA合金,抗冲击性能高。  相似文献   
108.
介绍了离子膜烧碱法生产氯气纯度的分析 ,并对氯气中含有的少量氢、氧、氮和微量二氧化碳及干氯气中微量水等的分析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9.
在复杂背景下的人脸检测技术是当今智能视觉技术中的一项难题。为了提高人脸检测的精度和实时性,降低误检率,基于HSV模型和模糊级联分类器对复杂背景中的人脸检测技术进行研究。首先在HSV模型中对图像进行选择性光线补偿,然后对图像在HSV模型中进行分割,接着用图形学的方法去噪,再将连通的肤色区域构建肤色团块,并且利用人脸的脸部比例特征来剔除不相符的人脸团块,最后利用模糊级联分类器对肤色团块检测人脸。该算法的误检率和漏检率分别为0.1%和5.9%,检测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4.1%,并且有效提高了检测速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实验结果表明,基于HSV肤色检测和模糊级联分类器的算法能更好地处理人脸在较差光线和有阴影干扰的环境下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0.
低阻油层的测井识别技术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矿化度、构造特征、束缚水等9个方面讨论了低阻油层的成因,并提出测井识别低阻油层的方法,同时提倡测井与地质、录井、油藏工程相结合,相互补充以提高低阻油层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