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0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92篇
工业技术   203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郭伟  庞晨 《电讯技术》2022,62(3):281-287
针对现有深度学习中图像数据集缺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式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DCGAN)的图像数据集增强算法。该算法对DCGAN网络进行改进,首先在不过多增加计算量的前提下改进现有的激活函数,增强生成特征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然后通过引入相对判别器有效缓解模式坍塌现象,从而提升模型稳定性;最后在现有生成器结构中引入残差块,获得相对高分辨率的生成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将所提方法应用在MNIST、SAR和医学血细胞数据集上,图像数据增强效果与未改进的DCGAN网络相比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42.
43.
PID型广义预测控制在过热温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伟  王伟 《计算机工程》2009,35(11):251-253
在分析PID算法和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的基础上,将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的性能指标构造成PID形式,并推导出改进的PID型广义预测控制算法(PIDGPC)。通过在发电厂的过热蒸汽温度串级控制系统中的仿真,在时域内分析PIDGPC算法控制器的参数选择对控制性能的影响,说明PIDGPC算法比基本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
在对感应电机效率优化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传统方法在电机动态时无法同时兼顾响应性能和效率优化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新型分数阶PI(FOPI)预测函数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预测函数控制和分数阶PI两种算法相结合,构建具有分数阶比例、积分性质的多变量预测函数控制器,兼顾了感应电机动态效率与转速响应速度的优点.应用于电动机效率优化的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方面,采用前馈补偿解耦设计的思路,将系统分解成两个具有可测扰动的子系统.仿真实验表明新型控制策略具有在线识别模型识别模型参数,跟踪效果好,抗干扰能力强,无超调,稳态误差小,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5.
柔性微服务监控框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微服务细化了服务的粒度,针对微服务的监控是微服务管理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以可扩展全链路应用服务监控为目标,在已有服务管理层之上设计实现了一种柔性微服务监控框架,用于监控微服务状态和不断变化的服务负载,与已有的分布式监控架构相比,这种监控框架灵活度更高,对服务变化的感知能力更强,使用Raft算法增强了数据一致性,避免了单点故障的情况,经试验分析,代价更小,在实际项目中验证了框架及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6.
平行梁式电容传感器极板耦合角位移计算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平行梁式电容称重传感器极板耦合角位移带来的输出电容值与输入载荷之间的非线性问题,运用力法对平行梁式弹性体超静定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与上下极板夹角关联的主要结构参数,通过内力对极板角度进行了解析,并在有限元软件中验证了计算的正确性。此结果为平行梁通过结构参数设计优化耦合角位移提供了理论方法,并根据非平行板电容计算公式,构建了更加精确的载荷与电容的数学模型,为传感器输出输入特性曲线的拟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7.
为了满足在保证电容称重传感器最小识别极距变化的同时达到提高其抗偏载能力的要求,对传感器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的研究。分析计算了电容称重传感器力学性能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以其导向性能和抗弯性能为优化目标的1/1000g精度电容称重传感器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应用Isight优化软件中的改进型非支配解遗传(NSGA-II)算法得到电容称重传感器的Pareto最优解集,并通过有限元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准确性。研究表明,在保证电容称重传感器最小识别极距变化的前提下,极大地屏蔽了偏载对电容精度的影响,结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8.
孙杰  郭伟 《软件学报》2011,22(5):1041-1052
在MANET中,通信节点的移动会造成端到端通信路由的时常中断.传统TCP协议只有拥塞控制机制,对由于节点移动造成的数据包传输丢失和超时也作为拥塞处理,使得端到端传输性能低下.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跨层设计思想,将传输控制与链路稳定性路由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生存时间概率的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 based on probability of link residual lifetime,简称TCP-PLRT).该协议通过在路由稳定时跨层收集路由层链路生存时间概率信息来实现对端到端连接稳定性的认知,并针对路由不稳定、路由中断、路由恢复,分别制定了路由切换、数据存储转发、ACK再确认三大机制.这使得TCP-PLRT协议具有对由移动造成的路由中断进行提前预判和有效处理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TCP-PLRT协议能够极大地减小由节点移动带来的端到端传输性能的下降,减少分组重传,提高端到端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49.
ATM网传统的路由方案所考虑的仅是可连接性,对于基于VP的ATM网,提出了一种以代价和时延多服务品质,基于Dijkstra算法的路由算法,算法简单易行,计算复杂度低。  相似文献   
50.
一、 引言吴忠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已有很好的基础。从1985年开始,自主开发完成了一套功能较为完善、以生产管理为主线的MIS。MIS已经成为吴仪公司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系统。应用二维CAD软件绘制产品图纸,在设计部门实现了“甩图板”目标,代替了原来的手工绘图和描图工作。目前,公司拥有高档微机200多台套。1998年8月开始实施的WY-CIMS应用示范工程,于2000年11月1日顺利通过国家验收。WY-CIMS工程的应用面覆盖吴仪公司各主要部门,功图1 WY-CIMS总体结构能面覆盖市场需求、产品设计、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