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5篇
工业技术   54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陕西是典型的旱作农业省,实施保护性耕作,对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培肥地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
梁黄彬  张辉  谢强 《电瓷避雷器》2021,(2):26-33,40
近年来历次震害资料表明变电站设备的地震易损性极高,且破坏集中发生于设备套管根部.为了提升国产电气设备套管的抗震性能和促进我国相关规范的完善,笔者对中国、美国和欧洲现行标准之间关于套管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鉴定的条文规定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我国规范的不足.通过借鉴国外相对成熟完备的设备套管抗震鉴定试验框架制定的经验,提出了改进我国套管抗震性能鉴定试验规定的修订建议和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43.
以重庆市长生桥垃圾填埋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垃圾土颗粒导电性分类,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不同因素(添加不同溶液、孔隙率、含水率、温度等)影响下垃圾土电阻率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当垃圾土中添加渗滤液、Na Cl、Zn Cl2和柴油4种溶液时,垃圾土电阻率随垃圾土中孔隙率的增加均呈递减趋势;孔隙率一定时,随含水率的增加垃圾土中固液并联导电在垃圾土导电通路中的比例增大;渗滤液对垃圾土电阻率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受稀释作用控制,且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垃圾土的电阻率呈指数函数衰减趋势;含水率一定时,孔隙率的变化将引起垃圾土中3种导电模式的互相转化,且电阻率随孔隙率的增加呈幂函数减小趋势;利用高密度电阻率层析技术,对现场垃圾填埋体进行了电阻率实测,同时结合室内试验测试结果对电阻率剖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分析因降解引起的垃圾填埋体中渗滤液的富集状态和运移途径的变化,以及评价垃圾土内部结构的演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4.
谢强 《山西建筑》2015,(9):69-71
介绍了大直径圆环支撑基坑施工工艺的原理,对其施工工艺流程及支撑施工要求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该基坑施工技术进行了评价,指出该技术具有受力性能合理、加快土方施工速度、经济环保等特点。  相似文献   
45.
为进一步明确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m)菌株对烟草主要病害的抑制效果,利用半叶法、对峙平板法和抑菌圈法研究了Bm对烟草花叶病毒(TMV)、黑胫病菌和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利用抗生素诱导筛选抗药性标记菌株,研究其在烟草根际土壤和叶面上的定殖规律;同时制备了生防菌发酵液制剂,测定其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Bm发酵液和发酵上清液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率分别为88.4%和74.3%;Bm无菌发酵上清液对黑胫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67.5%,对青枯病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0.03 mm。抗药性菌株Bm-rif生长性状与野生型无差异。室内定殖试验结果显示,Bm-rif稳定定殖菌量在非灭菌土壤中为0.04×105 cfu/g,在灭菌土壤中为0.47×105 cfu/g,均显著高于叶面定殖菌量;接种TMV-GFP前24 h叶面喷施发酵液对TMV初侵染的抑制率为44.04%。菌株发酵液稀释后喷淋烟株茎基部,对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68.09%和51.02%。因此,Bm具有抑菌活性且能在烟草根际土壤中有效定殖,具有开发为生防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46.
47.
论述了岩巷掘进中影响爆破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影响因素的合理确定和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8.
微生物矿化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研究课题,近些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因其反应机制复杂,很难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对矿化反应过程进行定量表示。在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原理的基础上,考虑细菌的吸附和筛滤效应,以及尿素水解动力学和沉淀动力学模型,对微生物矿化反应动力学理论进行了探究,并结合孔隙尺度下的微生物矿化反应试验,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多物理场耦合模拟。结果表明,细菌吸附和筛滤行为引起了细菌分布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进而影响了碳酸钙的沉积分布;溶液汇合初始段碳酸钙生成量横向分布不均匀,纵向分布呈增长趋势;经历40h的反应时间,渗透率可降低80%左右;当钙离子含量丰富时,碳酸钙沉淀速率受限于尿素水解速率;附着细菌量和沉淀速率的叠加效应表现为细菌被沉淀包裹的衰亡速率。本模型验证了微生物矿化沉积反应过程,丰富了微生物矿化反应理论,并有望为现场工程应用的效果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冻融试验是获取冻土物理力学参数、评估冻土工程特性的重要手段。从冻土水热参数、力学参数、冻胀机制和融沉机制4个方面对土体冻融特性试验研究进行综述,对主要水热力参数的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进行汇总说明,对理论模型的发展过程及试验验证进行归纳整理。试验装置的变温控制性能是影响冻土试验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当前高精度冷却液循环控温设备的国产化程度较低,高性能冻融试验系统仍主要依赖进口。因此在开展冻土试验和理论研究的同时,对于试验设备的研发工作同样需引起重视。由神经网络–PID算法和热电制冷模块组成的固态控温系统可以解决试验装置的变温控制问题。固态控温系统的高变温控制性能具备模拟复杂冻结过程的能力。将其与新型传感技术结合,如光纤压力传感技术、线阵CCD扫描成像技术,可以为冻土研究提供新的试验方案,以此促进土体冻融机制研究,为我国寒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油田在注水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吸水能力差,压力不断下降等情况,发生这些情况的原因,除了孔隙结构的影响,也和油层的渗透率有关。还和油层的伤害程度以及井距的大小有关等。由于注水的水质较差,或者与压井液不匹配等,都会造成堵塞以及形成对油层的污染,以致降低了油层的注水量以及吸水程度。笔者通过大量研究,对油层遭受伤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油层吸水能力差、注水能力低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及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