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7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歙县古称徽州,该县所产金丝琥珀蜜枣外形金丝缕缕,肉质如琥珀莹亮剔透,肉厚核小,甜蜜可口,  相似文献   
12.
13.
核壳结构涂料印花黏合剂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为主要单体合成出了具有核壳结构的黏合剂。探讨了核单体配比、壳单体配比及聚合条件对黏合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十二烷基磺酸钠与辛基酚聚氧乙烯醚质量配比为1∶2,复合乳化剂质量分数为3%~5%,核中软、硬单体质量配比为30∶70,壳中软、硬单体质量配比为7∶3,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5%时,合成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电镀液中Cr(Ⅵ)含量的方波伏安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琦  严金龙 《材料保护》2004,37(6):50-51
为了建立镀铬液Cr(Ⅵ)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了Cr(Ⅵ)的电化学行为.在0.1 mol/L的氨水缓冲溶液(pH=10.0)中,Cr(Ⅵ)于-1.45 V(vs SCE)出现一灵敏的方波伏安峰,峰电流ip的高低与Cr(Ⅵ)的浓度在(0.1~2.0)×103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快速测定环境中Cr(Ⅵ)含量的方波伏安法.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较高的分析测试准确性和灵敏度,方法的回归方程为ip(μA)=0.287 0 0.642 4C(mg/L),相关系数为0.988 6,检出限为0.05 mg/L Cr(Ⅵ),标准偏差为2.8%.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电镀铬液及其废液中Cr(Ⅵ)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轮边制动器有限元分析的要求,在pro/E中建立制动器的几何模型,并将模型导入到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并加约束,对制动关键部件进行接触面受力分析,研究应力分布和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16.
针对密封中流体引起转子/密封系统振动失稳的问题。提出采用动力吸振器(DVA)实现转子/密封系统失稳振动抑制。建立转子/密封-DVA系统非线性微分方程,采用数值方法求解并获得附加DVA前后转子/密封系统的非线性特性;根据Hurwitz判据获得系统的临界稳定条件;通过遗传算法优化DVA参数,获得附加优化DVA前后转子/密封系统稳定性。结果表明:附加DVA能够改变转子/密封系统失稳振动频率和失稳阈值;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失稳振动被完全抑制;在不完全抑制的转速范围内,附加DVA能降低失稳振动的振幅。  相似文献   
17.
羧甲基壳聚糖合成条件的优化及产物结构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异相法的方法合成了絮凝剂羧甲基壳聚糖.根据羧甲基壳聚糖对废水中Cd^2 的去除率,利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优化了羧甲基壳聚糖的合成条件。正交实验的结果表明优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7h,反应温度为50℃,氯乙酸对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25,氢氧化钠对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0。在此优化条件下得到的羧甲基壳聚糖产品对Cd^2 的最大去除率可达99.7%,用IR和^1H NMR对相应的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羧甲基化反应发生在C2位上NH2处的程度高于C6位的OH。  相似文献   
18.
双金属氰化配合物(DMC)是一类少见的可催化多种反应体系的高效催化剂。该类催化剂被用来催化共聚反应合成聚酯、聚碳酸酯、聚(醚-碳酸酯)、聚硫代碳酸脂和聚(碳酸酯-酯)等多种生物降解性的聚合物。由于该类催化剂属于非均相催化剂,对其催化机理的认识仍处于经验层面,极大地限制了其发展和应用。总结了DMC在催化各类有机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对催化机理的认识和进展,旨在为人们认识其催化机制提供参考,并据此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压力容器常规设计法采用静载荷、高安全系数的设计方法, 在工程应用中较简单方便。实际上, 压力容器大多数是受变载荷作用, 材料本身的缺陷, 以及结构的不连续, 按疲劳设计更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利用多重声学超材料抑制转子系统振动的机理,理论研究多重超材料转子结构的动力学行为及带隙特性。建立多重超材料转子的振动微分方程;分别采用假设振型法和有限元法对模型进行离散和验证;基于无限超材料假设,推导出多重超材料转子带隙的表达式;利用谐波平衡法和特征值理论对振动方程进行求解,获得多重超材料转子稳态与瞬态动力学行为及带隙特性,并分析超材料参数对转子动力学行为及带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重超材料转子结构形成以局域共振单元固有频率为近似中心频率的多个单独的、具有移频特性的带隙;超材料的阻尼降低结构共振区的幅值,并将单独的带隙连接到一起,扩大带隙范围。多重声学超材料可以实现转子系统稳态与瞬态振动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