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8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基于二次受力迭合梁斜截面受力性能和钢纤维混凝土材料特性,分析了钢纤维混凝土迭合梁截面的剪就力分布规律。与钢纤维混凝土整体梁相比,钢纤维混凝土迭合梁存在剪应力“超前”现象,其超前胡着第二阶段荷载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直至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42.
43.
一、故障的判断及处理 某县龙王潭电站3号机组突然甩负荷停机后,重新启动时,励磁电流表指示为零,机端无电压,经检查发现励磁机已损坏.更换励磁机后启动发电机仍不能升压.初步判定故障的原因可能是:(1)励磁机内部已损坏;(2)接触不良;(3)接线错误.  相似文献   
44.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损伤迁移特征和性能退化机理,通过5榀1/4比例框架节点的拟静力试验,对不同轴压比、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梁柱节点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节点损伤变量及涉及的损伤参数,将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了损伤量化,对试验框架节点的损伤演化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在分析已有地震损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地震损伤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基于变形和累积耗能非线性组合,与试验现象吻合较好,能反映地震作用下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受力机理和破坏模式,可对该类节点的抗震设计和地震损伤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5.
基于极了平衡方程,选择6个特征点,对高强混凝土矩形截面对称配筋 压构件承载力进行分析,得出6组强度弯距公式,归纳出通用的计算公式,以确定大小偏压对称配筋高强混土柱的配筋量,并用一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具有足够的精度。  相似文献   
46.
针对混凝土材料断裂的特点,探讨了影响断裂韧度的主要因素:尺寸效应、混凝土强度和相对缝深等。在分析11根三点弯曲匦切口梁试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混凝土结构强度理论,提出了混凝土断裂韧度实用计算公式,该公式可以很容易地通过人们熟知的构件尺寸和混凝土强度推算出断裂韧度,这对工程设计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7.
大型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作业在时间、空间上的分散性、施工技术的复杂性等的影响,施工作业存在众多的不安全因素.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施工设备以及各种设施经常受到这些不安全因素的威胁.结合大型工程的结构、施工作业特点,对施工作业危险性进行动态的跟踪分析,得出施工作业危险度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和规律.建立了安全管理的动态危险性指标,找出了影响施工作业危险性指标的主要因素和主要作业工序.分析的结果将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客观、科学、实时的动态跟踪信息,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目的性和效率.最后结合某引水工程实例,给出了动态安全分析结果以及安全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48.
根据9个试件的试验结果,描述了钢纤维混凝土三桩厚承台的剪切破坏形态,分析了影响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钢纤维混凝土三桩厚承台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该公式可供工程设计和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9.
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模型地震反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现行结构设计规范,设计制作了一榀1/10比例的单跨、两开间八层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模型,对其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模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加速度、位移和应变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根据现行规范所设计的钢管混凝土柱框架能满足地震区的抗震设防要求,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50.
为研究轴压比和套箍系数对钢管混凝土框架地震反应的影响,建立了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将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符合较好.利用此模型,输入EL-centro地震波和天津地震波(N-S),对不同轴压比和套箍系数的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反应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着重对比了结构位移反应.结果表明:轴压比提高使结构层间位移角值增大,套箍系数增大使结构层间位移角值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