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在国家提出医养融合发展养老事业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当前养老设施医疗与养生脱节、类型过于单一、就医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医养”针对对象应为处于部分及全部援护期的“老年夹心层”的观点。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调查和“医养”实践的研究,本文进一步论证养老设施“医养”模式的可行性,为之后的“医养”导向下的养老设施营建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2.
选取“村镇分离”与“村镇合体”两种不同村镇格局的乡村社区为样本,通过田野调查、地图描点和问卷调查的实地考察方法,围绕生活服务和产业服务两类公共服务设施,从设施类型、功能聚集特征、服务内容、建设方式、建设运营主体和使用状态六方面,考察并比较设施功能配置异同,挖掘供需特征,发现两种乡村社区的生活服务类设施存在配置层级差异,产业服务类设施配置根据产业定位各有侧重;进而提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应一概而论,两种村镇格局下的乡村社区应有不同发展导向:“村镇分离”型社区应继续巩固夯实支柱产业的服务设施,着力促进生活服务类设施体系建构,依据居民需求增添品质提升类设施,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对设施闲置考虑功能的转换或分时段切换;“村镇合体”型社区应以“局部补全”为导向逐步对标城市生活服务类设施建设,同时兼顾城镇化产业发展与对周边乡村地区产业服务辐射引领,灵活多元配置产业服务类设施,最终形成导控结合的配置思路,为未来不同村镇格局的乡村社区设施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针对"小概率-大代价"的疫情与灾害发生,提出了建立"防-适-用"响应机制的理念,解析了城乡建设的"安全健康单元"的概念,诠释了其基本内涵、营建目标、运维机制,以及与既有城乡空间的关系,明确了"安全健康单元"的核心内容、营建策略、关键技术等,为人居环境营建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与新举措。  相似文献   
24.
裘知  明焱 《华中建筑》2014,(9):48-51
国正在急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居住问题需引起社会的强烈重视和妥善处理。对老年人口居住养老问题的任何单一化对策都是不合理的,该文依据老人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按照老年人口的不同健康程度,将老年人口划分为四个层次和阶段,即自主期—部分援护期—全部援护期—终末期,并从保障性养老,居家养老,单一型养老机构养老,以及综合型养老机构养老四大体系提出不同层次的老年人口复合居住养老模型。  相似文献   
25.
郑俊超  王竹  裘知  张昀  郭睿 《建筑与文化》2021,(11):118-119
2019年末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住宅建设再次敲响警钟,疫病仍将与人类长期共存.文章以当前我国城市主要居住形式——商品房住宅为研究对象,梳理健康住宅等相关理论,解析住宅安全健康营建要素,结合住宅现状问题,提出"安全性、健康性"的营建目标,建立适灾"防避"与居家"适用"等住宅营建策略,以期为后疫情时代住宅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6.
在中小学"中国式接送"背景下,大量的接送机动车辆成为导致中小学周边道路拥堵的元凶.研究通过实地考察,对接送现状与问题进行梳理;通过文献调查对国内外中小学生出行模式与接送需求、相关建筑地下空间集散模式、中小学地下空间设计三方面进行归纳,发现利用中小学地下空间承载接送行为的可行性,并提出有必要通过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从集散、等候、休憩、交往等接送需求切入,基于中小学现有的地下空间设计方法,进行功能重置、流线优配、环境提升、空间活化等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27.
裘知  张子琪  王竹 《建筑与文化》2016,(10):105-107
在快速老龄化背景下,针对目前广泛提出的在宅养老模式,追溯"在地养老"发展历史,对"在地养老"的概念、理念与目标进行再解读,将"在地养老"模式分为原生住宅型、社区内迁移型、退休社区型以及多要素结合的退休社区型四种模式,对各类型的发展沿革、要素与特点、运行模式、发展方向与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对我国在地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8.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逐渐由“保量”向“提质”转型,存量老旧住区的更新改造随之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本研究聚焦于老旧住区的户外空间更新,发现老旧住区改造中存在老旧住区类型多样、空间资源极其有限、常规旧改方法失利等诸多难点。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梳理,文章提出一种自下而上、以居民为导向的认知方法,即“需求-功能”转译路径及“行为-空间”生成路径,用以协调空间资源不足与居民需求多样之间的矛盾,寻求最高效的老旧住区户外空间更新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29.
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以及巨大的医疗器械、设备的更新和研制等诸多因素,使高层医院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随着高层医院建筑的出现、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如何改善高层医院建筑带来的这些问题,满足病人对医院健康心理环境的需求,是高层医院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将从生活、工作在高层医院建筑中的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心理感受方面考虑,通过自然环境设计,色彩环境设计,交往环境设计来创造高层医院建筑中健康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30.
目前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日渐完善,但仍广泛存在设施闲置现象.文章以杭州市"近郊村"双桥村为例,对村域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展开调查,梳理典型闲置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与类型;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抽取区位、可达性、建筑功能等指标,从建筑环境和建筑单体两个维度构建闲置公共服务设施评价体系.尔后,文章对村域内闲置设施和同等功能的非闲置设施进行评价和比对,通过分析两类设施的特征,挖掘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闲置的原因,为农村闲置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整合、空间重组以及资源统筹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