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16MnR+316L复合钢板焊接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16MnR+316L不锈钢复合钢板进行几种不同焊接工艺的焊接试验,并对其焊缝力学性能及化学性能进行对比,通过试验确定16MnR+316L复合钢板的最佳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安徽省气象卫星遥感综合业务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对系统特色及其在业务服务中的应用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调查永定河水系6条河流中12种抗生素的含量水平、分布特征与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磺胺甲基嘧啶、甲砜霉素和氯霉素未被检出,其他均能在河水中检出,其平均浓度水平为ND~607.4 ng/L;磺胺类抗生素检出率较高,其中磺胺甲基异恶唑检出率达81.3%;洋河、饮马河、永定新河抗生素含量较高,组成特征也有一定的差异;夏季8月采集样品中,各条河流中的抗生素含量较秋冬季节低,说明温度对河流中抗生素的浓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低功耗的要求,提出一种双广播域同步的低功耗多跳广播时钟同步算法。该算法基于接收端-接收端同步机制,通过一对已同步节点间对等广播消息,只需多发送一次消息,即可将该对节点的同步范围扩大为两广播域的并集,并采用双根节点的层级结构将算法扩展到全网络范围。OMNeT++仿真结果表明,与MBS算法相比,该算法能有效降低全网络同步需要传输的报文个数。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多播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一些主流的服务中。例如,视频会议、IP电视、远程教育等。IP多播的安全性问题限制了其广泛使用,为了保护通信的机密性,在多播组中仅仅给予合格的组成员相应的密钥用于通信。密钥管理是IP多播的一个基本问题,密钥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组成员在一个多播期间形成、更新、传输密钥,以及在传输过程中提供密钥的保密性。回顾了几种经典的密钥管理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LKH的分层式密钥更新的优化方案,最后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Web内容挖掘算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内容挖掘是对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进行信息挖掘的一种过程,是普通文本挖掘结合Web信息特征的一种特殊应用,目的在于将Web页面上的文本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不同的类别.简要地介绍了三种用来分类的算法,并根据结论来对这三种算法进行对比和分析,最终得出了熵算法是能分类图片最好算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的研究开发及其在纺织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壳聚糖的结构、性能及其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壳聚糖在纺织工业领域的应用,简要分析了壳聚糖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32位ARM7微处理器为核心,设计了一种集建筑水质信号监测、以太网通信和自动报警为一体的嵌入式应用系统,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基于以太网的分布式嵌入式监控系统,用于对建筑内分散的水质监测点进行远程监控、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9.
经壳聚糖处理的盐缩丝纤维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雯  林红  周晓杰  陈宇岳 《丝绸》2005,(12):24-27
采用壳聚糖溶液对盐缩丝纤维进行处理,对比分析了普通桑蚕丝和不同盐缩时间处理盐缩丝的增/失重情况,并对壳聚糖处理后的丝纤维的微观形态、聚集态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壳聚糖处理后,盐缩丝纤维表面有壳聚糖附着,丝纤维结晶度提高,内部结构呈β化趋势。壳聚糖处理后盐缩丝的断裂强度基本不变,急弹性和弹性变形增加。  相似文献   
20.
就智能配电网运行问题提出了智能配电网的自愈,重点研究了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的相关技术,包括:故障定位、智能开关控制、重构和DFACTS等技术,最后给出了一种新型的智能配电网自愈框架体系,为我国智能配电网自愈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