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杨新慧  胡振宇 《陕西化工》2014,(1):20-23,27
研究了Fe(Ⅲ)/柠檬酸体系光降解诺氟沙星。结果表明,光催化Fe(Ⅲ)/柠檬酸可快速降解诺氟沙星,Fe(Ⅲ)/柠檬酸比增加可提高诺氟沙星降解率和HO·形成量,Fe(Ⅲ)与柠檬酸形成络合物存在一定比例性。pH为6时,诺氟沙星降解率和HO·形成量较高。诺氟沙星浓度降低,其降解率增加,且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  相似文献   
42.
新加坡组屋建设始于1960年新加坡政府颁布的《建屋与发展法》,此后,根据该法令设立的建屋发展局(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HDB)统一负责组屋的规划、建设、分配和管理工作。新加坡的组屋类似于我国的经济适用房.但其又不仅仅是一套房屋,在对组屋的建设和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43.
胡振宇 《山西建筑》2010,36(14):339-340
结合南京地铁二号线暗挖段过淤泥质软流塑地层施工经验,叙述了在淤泥质软流塑地层劈裂注浆原理和劈裂注浆工艺,对劈裂注浆施工中浆液选择进行对比试验,对注浆施工各环节注意事项及相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详细叙述,为今后通过城市软流塑地层暗挖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4.
随着网络系统应用及其复杂性的增加,网络蠕虫已成为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目前的蠕虫传播速度如此之快使得单纯依靠人工手段已无法抑制蠕虫的爆发.本文首先介绍了蠕虫的相关概念,然后详细介绍了当前蠕虫检测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蠕虫检测技术的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45.
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评价与改进对策--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振宇 《华中建筑》2006,24(5):70-72
全民健身路径是一种深受群众欢迎的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但也存在出许多不足之处,该文通过实地调研,对南京市的15个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全民健身路径的改进对策,以期对今后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6.
本文回顾了2007年“德中同行”活动中,南京工业大学与德国莱比锡应用科学大学联合设计教学项目—“竹子的森林”的方案甄选和实施过程,分析了竹材的性能,探索了竹构建筑的建构方式,展现了竹构建筑独特的形态,旨在重新认识并利用竹子这一我国传统的绿色建筑材料,为未来绿色建筑的建造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7.
新中国体育建筑发展历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重视发展体育和兴建体育建筑。50多年来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迈向现代化的进程。本文以时间为轴,结合实例,对这一发展历程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和建设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8.
介绍LEED评价体系的概况和结构,论述LEED NC新建建筑分册的主要内容,重点解读分析LEED NC V3.0的特点和最新变化.得出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待LEED在中国的应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9.
基于节约的理念,回归绿色建筑的本原,通过对节制欲望、建设节减、技术简捷、行为节能和节约文化等五个方面的论述,反思当今的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对绿色建筑的反思不能只停留在建筑层面上.绿色建筑不单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0.
基于节约的理念,回归绿色建筑的本原,通过对节制欲望、建设节减、技术简捷、行为节能和节约文化等五个方面的论述,反思当今的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对绿色建筑的反思不能只停留在建筑层面上。绿色建筑不单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