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雨水入渗是影响土质路基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孔隙水压力对潜在滑动面土体应力状态的影响,认为孔隙水压力减小了土体的强度指标,使滑动面上一点最终的应力状态由临界稳定状态变为非稳定状态。采用基于刚体极限平衡理论的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动面的稳定系数,认为孔隙水压力作用下,边坡稳定系数存在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过程,但降低了滑坡初期的稳定性仍然是滑坡事故的重要因素。最后结合工程实际对防止雨水对路基的稳定性影响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2.
针对山区道路,采用双面直立高路堤跨越沟谷,通过对填土的性质、施工过程等进行分析,给出了计算挡土墙土压力的方法,并对施工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3.
稳定渗流时基坑支护结构上水土压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坑支护结构上水土压力的大小是关系基坑稳定的重要因素。基坑开挖,坑周地下水产生流动,会对支护结构产生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利用流网分析了在基坑周围存在稳定渗流时支护结构上水土压力的变化,并对其变化进行了分析与对比计算,得出绕支护结构的稳定渗流减小了主动侧的水压力,但总的水平压力变化不大;被动侧的水压力有所增加,但总的水平压力减小较多。  相似文献   
34.
软基桥头跳车是目前公路建设中常见的通病之一。通过对实际工程中水泥粉喷桩联合土工格栅处理的桥头软基进行监测与分析认为:填土过程中的应力分配是一个逐渐调整的过程,粉喷桩承受了大部分的上覆荷载,桩土在整个受荷过程中是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并能有效减少加固区沉降量与桥台连接处的差异沉降;土工格栅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通过调整荷载分配,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整体稳定性,从而减少路基沉降;粉喷桩联合土工格栅处理桥头软基的方法对减少侧向位移也是有良好效果的。因此,粉喷桩联合土工格栅是一种良好的软基处理方法,对桥头软基处理,消除桥头跳车病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基坑支护结构水土压力的分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软土基坑支护结构周围孔隙水压力与静水压力的关系,明确了对于砂土基坑支护结构上的水土压力应采用水土分算,提出了对于粘性土则应采用静水压力乘以与粘土液性指数有关的系数β,再加上土压力的水土分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在遗传算法中引入了位爬山法,有效地改善了遗传算法的局部优化能力,提高了优化速度与精度。采用此改进的遗传算法对基坑土体卸荷力学模型参数进行大范围识别,实现了参数空间内全局意义上的搜索。以200 kPa围压下土体真三轴卸荷试验为例,将试验结果与不同识别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多样性测度、蠕变变异率和突变变异率对算法收敛精度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为了全面的了解基坑土体的特性,对不同位置的土体进行全面的试验研究是有必要的;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参数识别,识别精度更高,能更好描述土体的力学性能,有利于基坑安全性分析与评估。  相似文献   
37.
基坑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渗流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武汉软土地区的基坑降水工程,总结了不同围护结构及降水方案的地下水渗流特征,提出了按渗流特征计算坑外由于降水引起附加沉降的简单方法,并与一实际工程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38.
利用土工的常规三轴仪与真三轴仪等设备,对同一种土进行了固结不排水的加荷与卸荷2种不同的试验研究,通过分析(1′σ-3′σ)~1ε、(1′σ/3′σ)~1ε和u~1ε等的试验曲线,并结合Matsuoka-Nakai屈服破坏准则和土样屈服面在π平面上的演化轨迹,认为应该以(1′σ/3′σ)max值作为土样的破坏标准,并进而指出了土体孔隙水压力变化的特征值常常伴随着(σ′1/σ′3)max和(1′σ-3′σ)max的左右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39.
为研究降雨条件下抗滑桩加固边坡的稳定性及其渗流场演变,以枞树坪边坡工程为例,将非饱和渗流理论与强度折减法相结合,利用MIDAS GTS对降雨边坡进行数值模拟,定量分析基质吸力、降雨强度、桩顶约束形式对抗滑桩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雨状态下,雨水首先危害边坡的浅层土体,孔隙水压力随土体深度呈现出大小大分布,随着降雨的持续,孔隙水压力的最小值向土体内部发展,雨水对边坡的影响深度增大,浸润线上升,深层土体的负孔隙水压力转化为正孔隙水压力,基质吸力的作用也随之减小。其中,降雨强度对边坡的危害始终增大,对桩顶施加位移约束和固定约束可以减小降雨对边坡的影响,限制边坡位移,并且固定约束的加固效果要略高于位移约束。  相似文献   
40.
渗流对基坑周边沉降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基坑开挖卸荷,使应力场发生变化,引起坑周地面沉降。基坑开挖降水措施引起的地下水渗流,形成渗流场,用流网进行描述,应用井流原理,由裘布依公式求出水面线,水面线上部的土体由浮重度变化为饱和重度,下部的土体产生了渗透力,这些变化增大了坑周土体固结值。把由开挖产生的应力场与渗流场叠加,并通过有限元模拟,求取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值。通过对一实际工程的对比,其计算值与实测值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