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80篇
  免费   839篇
  国内免费   487篇
工业技术   13906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428篇
  2022年   417篇
  2021年   342篇
  2020年   445篇
  2019年   480篇
  2018年   438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774篇
  2013年   602篇
  2012年   663篇
  2011年   686篇
  2010年   639篇
  2009年   617篇
  2008年   592篇
  2007年   618篇
  2006年   598篇
  2005年   596篇
  2004年   523篇
  2003年   424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333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4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关于办好高职学院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两年来的发展壮大历程,指了办好高职学院应该从五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992.
剪力墙大钢模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忻州电信生产楼工程不同层高、厚度的剪力墙模板工程,应用大钢模施工的实例,主要从模板设计、施工要点以及质量控制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采用大钢模施工技术能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93.
北京燕莎中心是中国与联邦德国共同设计和建造的五星级多功能建筑。它是由一组三栋大楼组成的建筑群。它具有中国古代传统的建筑特点,也揉合了德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建筑艺术相结合的特征。该组建筑用地4.86公顷,总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它以18层的旅馆为中心,东面有公寓和办公楼,西边为友谊商店。地下有能容纳246辆小汽车停放的停车场。本组建筑最高点为54.5米。  相似文献   
994.
地下洞室群自然通风网络计算机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自然通风网络稳定流动的物理规律和图论的相关理论,对热源形式作了简化,建立了约束气流温度参数的补充方程组,推导出其矩阵表达式;根据网络分支流量一温度参数的耦合特点,提出模型求解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得到自然通风网络的计算机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995.
目标动态极化结构特征提取与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宽带极化雷达体制为背景,建立了目标极化结构宽带模型,采用伪本征极化描述宽带下目标极化的结构的动态特性,提出了基于模糊动态特征建模与分类的极化目标识别新方法,对五种飞机目标达到了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对异步中继的方法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成功地设计出中继器。文中详细地介绍了它的硬件组成,协议设计与分析以及软件实现,最后给出了有关的实验结果和实际使用。  相似文献   
997.
基于含参最小二乘估计曲线拟合的极化雷达目标识别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肖顺平  郭桂蓉 《电子学报》1997,25(3):32-36,54
本文以宽带极化雷达体制为背景,从分析目标仍化散射特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定义了极化状态距离的概念,研究了复杂目标对探测信号频率变化的敏感性问题,并运用含参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提取了目标特征,对四种飞机目标的识别结果表明了本文所了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8.
999.
提出了一种综合性强的液压缸力学模型,应用弹塑理论和有限元法进行应力与稳定性分析,编制了相应的分析软件并在IDM—PC/XT微机上通过,计算实例和实验应力测试证明方法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00.
一、引言1933年,Marinesco和Trillat曾经报告,他们将振动的石英晶体浸入水中,几小时后,水中底片感光,发现了声致发光现象。“声致发光(sonolumincscence)”这一术语则是Frenkel和Schultes于1937年正式开始使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