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年来,国内外灾害频发。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2010年8月7日舟曲特大泥石流,2011年1月冰冻灾害,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2011年5月长江中下游旱灾……每一次灾害,均造成了人员的重大伤亡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损失。随着"风险社会"[1]的到来,如何防范、规避风险,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已引起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2.
荷兰空间规划中的韧性理念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战略性、基础性的规划手段,空间规划可以通过影响城市结构或土地利用等降低城市面对的多重风险及影响。传统规划对于空间如何应对变化、冲击及不确定性的关注有待提高,"韧性理念"在规划中的引入为协调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安全底线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荷兰空间规划在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挑战和灾害风险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本文结合荷兰空间规划实践,探讨空间规划政策中的韧性理念和特征,以及如何通过规划应对风险和挑战。研究表明,虽然不是所有的韧性特征均能在荷兰空间规划中得到体现,但韧性理念始终贯穿于各级空间规划,且不同层级空间规划所关注的韧性侧重点不同。在研究基础上,建议将韧性理念应用于我国空间规划,为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安全发展背景下完善和优化空间规划提供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背景下的南京市应急管理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的公民社会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我国各利益群体的民主意识也迅速提升,力争通过平等的话语权来实现民主参与。新媒体的出现正好给了各利益群体打开公共话语空间,成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把"钥匙",同时也给城市应急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和考验。本研究通过对新媒体特点的分析、新媒体对城市应急管理的影响,以南京市为例,提出了政府在新媒体背景下进行城市应急管理的原则和流程,并运用各种媒体手段进行城市应急管理引导,同时要注重与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互动,最终达到迅速合理地解决城市突发事件,并适时提升城市形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城市雨洪灾害频发,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一方面,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城市雨洪灾害的应对,出台了包括建设韧性城市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及其对城市雨洪灾害甚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日益重视。但是,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如何贯彻落实韧性城市建设理念,在规划编制的具体操作实践方面尚无明确的行政指南或导则。从规划视角,阐述城市雨洪灾害韧性、城市雨洪灾害风险等关键概念的内涵,在借鉴城市雨洪灾害韧性应对的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规划实践体会,基于风险治理的过程、要素、主体、层级、灾种等五维体系,尝试提出气候变化背景下规划视角的城市雨洪灾害韧性应对的基本思路和通用框架。  相似文献   
15.
风险社会与弹性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翟国方(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组委会介绍这次论坛的背景和主办目的。最近国内外灾害频发,造成了巨大损失。国内有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今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的爆炸事件等等,国外像日本2011年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均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在城市聚集,加剧了城市的风险和"脆弱性"。近年来,各类公共安全事件层出不穷:2011年中央电视台曝光的双汇瘦肉精事件,2014年上海外滩踩踏事件,2015年天津港危险品爆炸事件,2016年超强台风莫  相似文献   
17.
"5·1 2"汶川地震导致四川省部分城乡大面积受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后,作者在收集媒体资料的同时,奔赴灾区对灾情特征和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作者发现不同的城乡居民点因其空间距离和居民点自身属性的影响,在地震中受灾程度不一;震后安置与重建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有安置区选址不当,公共配套服务设施配置不当以及重建制度保障等问题.最后,从城乡灾害风险规避和规划管理的角度,阐述了从汶川地震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8.
基于网络数据,对中日韩市辖区规模进行分析。结果总体呈现:中日韩市辖区人口规模及人口密度随城市规模增大而增加,用地规模随城市规模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与日韩相比,中国城市设区数量普遍较少、市辖区规模普遍较大、城市内部市辖区间分异大、市辖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中国不同城市的市辖区分异也十分明显。究其原因在于城市自然历史、经济社会阶段的规律性与差异性。基于此市辖区的设置必须因地、因时、因市而动,不能一刀切。  相似文献   
19.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建设发展规划由原来蔓延扩展式的增量规划进入存量规划时代。如何有效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盘活存量土地,解决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用地需求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文章以城市用地功能评估和重构为导向建立研究框架,在初步分析研究区可承担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对用地功能拟合度评估和经济性评估的分析,得到研究区用地功能综合得分,并进行研究区功能体系重构和布局,随后以南京龙潭保税物流中心地块更新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此次研究一方面丰富了功能重构视角下的城市地块更新研究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为国内其他城市的地块更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人口和社会财富也不断向城市集聚,改变了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和自然生态环境,增大了城乡灾害风险。我国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学习借鉴引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理念、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2005年以来,国际上防灾减灾工作已由之前的应急响应为主逐渐转向了韧性城市建设,也涌现了一批成功案例。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自然灾害形势、党和政府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模式向韧性城市建设转型,以及国内外韧性城市规划建设概况介绍,力争为大家提供一个较为全面而系统的韧性城市规划建设演变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