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1.
哈尔滨地区办公建筑夜间机械通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根据哈尔滨地区夏季室外气候特点,选出代表该地区夏季典型气候的3 d对办公建筑应用夜间机械通风室内热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利用EnergyPlus模拟分析换气次数、夜间通风开启时间和围护结构对夜间通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空调运行风量范围内,换气次数越大,夜间通风开启时间越长,室内空气温度和围护结构内表面平均辐射温度下降速度越快,夜间通风效果越明显.重型墙体与轻型墙体相比,由于夜间通风周期短,通风效果的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62.
通过模拟地板送风系统的两种典型系统形式,从获得的温度场、速度场、PMV场表明,下送上回系统较容易满足垂直空气温差的限值,下送下回系统容易超出垂直空气温差的限值,在低热力长度尺度(lm/H)时下送下回系统比下送上回系统容易获得舒适的环境,在高热力长度尺(lm/H)时,两种系统形式均易产生偏冷的室内环境。  相似文献   
63.
给出了夏热冬冷地区和寒冷地区4个典型城市的热适应模型与热可接受温度区间。对4个城市的常见围护结构进行了调研,基于夏季典型设计日室外空气温度动态变化,得到了不同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逐时变化值。基于热适应模型,确定了不同气候区典型城市常见围护结构人可接受的最高内表面温度,并与现行相关规范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市和西安市规范所规定的自然通风环境下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无法满足人员热舒适要求,规范规定限值应进行适当下调。  相似文献   
64.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以暖通学科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室内空气环境为例,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重构,智慧教学平台的交流互动设计,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方面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资源,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入CFD模拟案例教学中,重塑教学内容。课程论文过程管理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5.
在深入分析了多台汽水两用锅炉并联运行的动态特性[1]的基础上,建立了三台汽水两用锅炉并联运行动态数理模型,并对该模型求解方法进行了探讨,仿真计算结果与锅炉运行测试结果基本相符,表明所建模型是正确可行的。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广使用汽水两用锅炉。  相似文献   
66.
马翼飞  王昭俊  方修睦 《煤气与热力》2021,41(1):26-27,31,10043
采用动态模拟法(模拟软件为DeST-h)、稳态计算法,以某多层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黑龙江省18座典型城市第四步节能标准下的建筑耗热量指标。由稳态计算法得到的建筑耗热量指标与动态模拟法差别不大,平均相对误差为-1.67%。差别最大的城市为尚志,相差1.7 W/m2。差别最小的城市为嫩江,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一致。对黑龙江省,采用稳态计算法计算建筑耗热量指标可行。  相似文献   
67.
张志强  王昭俊  廉乐明 《暖通空调》2005,35(9):11-14,118
将模拟计算得到的模型房间的温度场与经回归分析建立的平均热感觉MTS预测模型和热舒适评价指标PMV相结合,通过编制MATLAB程序,绘制了模型房间不同截面的MTS和PMV的三维分布图。比较了各个截面的MTS和PMV预测结果并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68.
严寒地区居室热环境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模糊集合理论对哈尔滨市冬季居室热环境与居民热舒适现场调查结果进行了模糊统计分析,建立了居室热环境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所建立的模糊模式识别系统,可对人体热感觉进行模糊模式识别.对居室热环境进行了热舒适性评价.根据最大隶属原则,满足80%居民热中性的温度范围是18-24℃.对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准确度较高、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69.
文章对适用于我国工科院校的研究生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倡多元化互补式研究生教学模式。针对哈尔滨工业大学暖通学科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探讨了与基础课和专业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相适宜的教学模式。基于层次分析理论,构建了暖通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式,为深入研究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实施方案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0.
基于中外多元化考核模式的分析,以暖通学科研究生课程室内空气环境为例,提出考核方式多元化、重过程、重能力的改革思路,以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习成效。探讨基于过程管理的"期末考试+课程论文+报告答辩"的多元化考核模式,并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实践。重点分析课程论文选题、写作提纲、论文全文、汇报答辩等环节的过程管理方法及取得的成效。多元化、重过程、求创新的考核方式对其他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