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3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钧瓷铜红釉呈色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同步辐射光源,对一枚带红釉的元代钧瓷表面进行了无损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SR-XAFS).将釉中铜的相关标准谱作线性拟合,并与样品的近边图谱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红釉层内,铜的存在状况为:37%的单价铜和63%的零价铜,零价铜主要以金属团簇或多聚体形式存在其中.而在红釉表面,则主要为单价铜.对延展边的处理结果表明,单价铜孤立地镶嵌在玻璃体网格结构中.铜的这些特殊存在形式导致了钧釉独特的光学性质.另外,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SRXFS)分析技术,无损测定了釉中元素的分布特征,最后,尝试对这些复杂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用X射线衍射、吸收和内转换电子发射Mossbauer谱技术,研究了Fe_(80-x)Cu_xSi_5B_(15)和(Fe_(1-y)Co_y)_(82)Cu_(0.4)Si_(4.4)B_(13.2)两系列非晶合金的晶化行为.单辊急冷法制备的非晶带,晶化首先从贴辊面开始,晶化产物为α-Fe相.在Fe_(80)Si_5B_(15)非晶合金中以少量Cu替代Fe可以提高晶化温度.我们的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的含量超过80at.-%,如增加到82at.-%,晶化温度就明显降低.所研究两系列含Si的铁基非晶合金在400—450℃范围内退火2h,都出现α-Fe,Fe_3B和Fe_2B三种晶态相共存状态.退火温度再升高,亚稳相Fe_3B逐渐转变为Fe_2B和α-Fe.  相似文献   
13.
青铜表面SnO2保护膜的制备及其防护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漆古铜镜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在青铜基体上模拟制备黑漆古铜漆表面的纳米SnO2薄膜,并检测了该薄膜对于含Cl^-酸性溶液的耐腐蚀性,利用带EDAX的SEM进行了表面和截面的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薄膜的SnO2物相能隔离本体与外界环境,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而表面纳米SnO2薄膜的致密度决定了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良渚文化玉器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考古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 ICP-MS对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瑶山遗址出土的古玉器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 ,并与产于新疆和阗玉石矿的软玉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瑶山古玉器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特征比值均明显不同于和阗玉 ,说明良渚文化玉器的玉石应选自当地 ,这与李约瑟〔1〕教授认为中国古玉器都源于新疆和阗的论点不同。  相似文献   
15.
低场单边核磁对砖石材料加固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种材料(第1种以有机硅为主要成分并引入氟碳化合物;第2种是质量分数分别为30%和70%的Remmers300和酒精;第3种是质量分数分别为30%和70%的硅烷单体和酒精)来加固石质文物样品,然后用单边核磁技术探测样品0,3,5mm深度剖面的孔隙率、孔径分布.结果发现:经过加固处理的样品孔隙率有所减小,同时具有较小的含水率;用第1种和第3种材料加固的样品其渗透加固效果较好,但通过三维形貌仪分析发现,第3种加固材料使样品表面形貌及颜色改变较大.综合比较后得出,第1种加固材料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黑漆古铜镜是一种十分珍贵的青铜文物。它不仅具有极高的鉴尝价值,而且其表面层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扫描电镜分析指出,黑漆古铜镜的表面层由两部分组成,一为非金属层,厚约10μ;一为过渡层,介于非金属层和基体之间,厚达100μ。对黑漆古铜镜的表面层作X射线衍射分析,知其物相为SnO_2和δ相铜锡合金。有趣的是,SnO_2的衍射峰非常弥散。分析表明,这些衍射峰的宽化与SnO_2的晶粒尺寸有关。根据谢乐公式,可估算出黑漆古铜镜表面层内SnO_2的晶粒尺寸为4nm。  相似文献   
17.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和X射线荧光等技术,检测分析小双桥遗址出土的炉渣、炉壁和矿石等样品.结果表明,该遗址出土的炉壁残块和炉渣应为熔铜或配制合金的遗存.  相似文献   
18.
邢窑、定窑和巩窑白瓷显微结构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微结构分析是古陶瓷结构和工艺研究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本文利用体视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对比分析了邢窑、定窑和巩窑白瓷显微结构,并结合色度数据,探讨了我国北方三个代表性窑口所产白瓷之间的异同,得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河南南阳独山玉的PIXE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湿法化学分析对河南南阳独山玉进行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确定了鉴定独山玉的指纹元素,为建立无损鉴定古玉器的方法提供卫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红绿彩瓷化妆土的线扫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SRXRF),对宋金时期红绿彩瓷的断面进行线扫描分析,发现在釉和化妆土以及化妆土和胎的交界处,均存在明显的过渡层.不同元素在两个过渡层的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与釉、化妆土及胎的原料密切相关,据此可判断瓷器是否施加过化妆土.化妆土中Fe、Ti含量明显低于胎,有利于提高瓷釉的白度和质量.结合岩相分析发现化妆土中富含云母类矿物,这将加强白色反射效果.该类化妆土在已往的白瓷化妆土中均未见报道,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