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工业技术   2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针对非正撞击/侵彻情况下的弹体结构动响应预示问题,将球形腔膨胀理论与经验方法结合,提出了一种弹体非正撞击/侵彻动载荷计算的半经验方法.基于本文半经验方法,沿终点弹道计算侵彻弹体的动载荷时间历程,进一步运用模态叠加法求解弹体结构动响应,对多个弹体算例的侵彻过载和应力进行预示并与数值仿真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强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拟用神经网络方法对强夯加固深度进行预测。从国内的若干强夯工程实例中,选取了干重度、孔隙比、主夯击能、夯点间距等强夯加固深度的八个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对相应数据按一定方法分类整理,把这些数据输入到一套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FORTRAN程序中对其进行训练,最后用该经过训练程序对两项工程进行加固深度预测。预测结果证明了此种方法不仅有效可行,而且具有工程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粗粒土BP神经网络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描述具有应力应变关系非线性和剪胀性的粗粒土本构特性,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通过优选网络结构和对粗粒土的大型三轴固结排水剪试验数据样本学习,建立了一个以平均主应力p和广义剪应力q作为网络输入向量、以体应变εv和剪应变εs作为网络输出向量的粗粒土BP神经网络本构模型。利用此模型对粗粒土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预测,整体预测结果的最大误差均在10%内。预测表明本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三维有限元程序对竖向荷载作用下超长群桩的承载性状进行分析。土体本构关系采用Dun-can-Chang双曲线非线性弹性模型,桩、承台采用线弹性模型,桩土界面采用刚塑性无厚度接触面模型。讨论了承台、桩底地层条件、桩长、桩距、桩数等对超长群桩承载形状的影响。得到了超长群桩承载形状的一些规律,对实际的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天津市钻孔灌注单桩竖有限承载力及沉降进行了预测。实例分析表明,神经网络预测具有较好的精度因而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6.
以酿酒酵母Ygx-5为出发菌株,对其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线(UV)与亚硝基胍(NTG)复合诱变,经初筛和复筛,选育出1株耐高温、高产乙醇菌株U-N2。在37℃培养条件下,菌株U-N2产乙醇浓度最高可达16.32%vol,比原菌株提高20.44%,比只用紫外线诱变后的菌株提高8.04%,比只用亚硝基胍诱变后的菌株提高6.27%。经过20次传代培养,乙醇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17.
18.
炭制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极糊料中沥青粘结剂的性质和焦炭混合料中细粉粒度。沥青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其组分构成,这其中包括不溶于喹啉的α_1组分的含量。关于α_1组分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存在许多各不相同的看法。一些作者认为这种组分是惰性的填充物,能使糊料塑性变坏;另一些作者则相反,认为  相似文献   
19.
在电炉炼钢用石墨电极生产中,所用的针状焦基炭材料在高温热处理中(>1400℃)的“膨胀”问题。在近10~15年里,引起了人们的特別关注。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这种“膨胀”现象的机理并寻找最有效的膨胀抑制剂。用含硫0.24%的沥青针状焦和中温煤沥青制成的焙烧试样进行了实验,用占糊料重量  相似文献   
20.
王成华  李腾 《建筑科学》2015,31(3):131-134
自等效拟静力法提出以来,已通过诸多工程实例验证为估算强夯加固深度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等效拟静力法考虑了夯击能量、施工机具的机械效率、夯锤尺寸及形状、地下水位和地基土的泊松比、压缩模量以及重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较其他方法均有明显的优势,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认可。本文总结了等效拟静力法的发展和工程应用情况,分析了国内对该方法的评价,并对等效拟静力法进一步探讨和推广,有一定的工程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