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2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112篇
工业技术   274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51.
借助ANSYS软件模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熔体静电纺丝在不同参数(纺丝电压、接收距离、接收板面积)条件下的电场分布,探讨电场分布对熔体静电纺丝PET射流运动与纤维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喷嘴–平板结构模型中,提高纺丝电压将增强整体空间电场强度,使电场对PET熔体射流的控制力加强,PET熔体射流的摆动半径减小,当纺丝电压由24 k V升高到30 k V时,摆动半径由11.7 mm减至9.9 mm,而摆动角增大,由10.1°增至11.2°,PET纤维直径显著减小,由3.275μm减至2.202μm;接收距离的改变对接收板表面电场的影响显著,随着接收距离的增加,PET射流的直线段比例明显下降,当接收距离由50 mm增加至90 mm时,PET熔体射流的直线段比例由68.0%减至54.0%,PET纤维直径在适中接收距离(70 mm)下表现较细,可达2.184μm;接收板面积的减小加强了对PET熔体射流的控制,使PET熔体射流直线段比例显著增加,当接收板面积由15 cm×15 cm减小至10 cm×10 cm时,PET熔体射流直线段比例由68.0%增加至82.6%,摆动半径减小,由9.9 mm减至4.2 mm,沉积角因PET熔体射流贴服接收板而减小,由12.2°减至9.1°,PET纤维直径稍有增加,由2.202μm增加至2.537μm。  相似文献   
952.
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才能掌握降本增效的主动权。作为石油钻探企业,要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以强化变动成本控制为手段,完善成本分级分类管理,找准增效切入点,选准降本突破口,强化过程控制,从而在成本控制上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53.
采用改进流函数法的无人机航路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改进的流函数法为无人机在复杂地形环境下进行航路规划。针对传统流函数法在多个障碍物航路规划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给出一种虚拟动态目标的方法,解决了两个障碍物重叠情况的航路规划问题。为满足无人机的机动约束,将无人机自身的约束条件转化为虚拟障碍,以保证规划出的航路可飞。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快速地为无人机规划出一条可飞的航路,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4.
萃取作为化工工艺中一种关键性工序,选择合适的萃取剂是保证萃取操作正常运行且经济合理的关键。因此,本文初步分析了化工工艺流程中选择萃取剂的基本原则,以及萃取剂选择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进一步保证萃取剂选择的经济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955.
平网印花制版方便、花回长度大、套色多、不传色、印浆量多、应用灵活、图案立体感强且能印制精细的花纹,适应性广,丝、棉、化纤等机织物和针织物纺织品均适合平网印花,是当前纺织品广泛应用的一种印花方式。网距即丝网印版的印刷面与承印物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56.
以水蒸气透过量、过氧化值、抗拉强度为指标,研究CaCl2的添加量对大豆蛋白可食用膜性能的影响,对大豆蛋白可食用膜进行改性,提高其性能。通过试验确定当CaCl2的质量分数为2%时,膜的水蒸气透过量最低,达到0.17 g/s.m2,抗拉强度达到最大1 652 MPa。当CaCl2质量分数为3%时,膜的阻氧性最强,油脂的过氧化值达到1.84 mmol/kg。  相似文献   
957.
对山西老陈醋样品的理化指标、挥发性香气物质及功能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并探讨其在不同陈酿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陈酿时间在0.5~10年增加,总酸、总酯、氨基酸态氮、氯化钠、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无盐固形物的含量均呈增长趋势,陈酿10年分别达到11.45 g/100 mL、6.29 g/100 mL、1.17 g/100 mL、1.63 g/100 mL、4.31 g/100 mL、62.00 g/100 mL、53.37 g/100 mL。陈酿样品共检出57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酯类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酸类含量呈减少趋势,其他类呈增加趋势。陈酿过程中功能物质均呈增长趋势,在陈酿10年最高,总酚、总黄酮、川芎嗪含量分别达到298.62 mg/100 mL、503.62 mg/100 mL、121.79μg/mL。从理化指标、总酚和总黄酮变化来看,陈酿10年最好;从挥发性香气物质、川芎嗪及乙偶姻变化来看,则陈酿5年为宜。  相似文献   
958.
褐变是导致鲜切莲藕品质劣变的重要因素,本文选用150μL/L乙醇熏蒸处理鲜切莲藕2 h,研究乙醇对其酶促褐变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下贮藏12 d后,与对照组相比,乙醇处理后的鲜切藕片褐变度降低了6.49%,L*值提高了21.44%。乙醇处理也能通过抑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活力来抑制鲜切莲藕酚类物质的合成及氧化。在贮藏末期,对照组的可溶性醌含量是乙醇处理组的1.15倍。此外,乙醇处理可有效维持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经过12 d的贮藏后,乙醇处理后的鲜切莲藕的O2-·生成速率和H2O2积累分别是对照组的87.69%和79.17%。综上,乙醇熏蒸处理可能通过抑制酚类物质代谢,提高抗氧化能力,从而延缓鲜切莲藕褐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9.
目的 探究乙烯利处理对鲜切荸荠贮藏品质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以鲜切荸荠为实验材料, 每12 h测定其在常温贮藏期间的色泽、酚类物质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活性氧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 2.0 g/L乙烯利溶液处理鲜切荸荠5 min有效抑制了切面的黄化与褐变, 显著减缓了b*的增加以及L*的降低。在整个贮藏期间, 与对照相比, 乙烯利处理显著延缓了鲜切荸荠中总酚和总黄酮的积累, 并降低了苯丙氨酸解氨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乙烯利通过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产生速率, 显著抑制过氧化氢和丙二醛的积累, 并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结论 2.0 g/L乙烯利处理可以通过抑制酚类化合物代谢和提高自身抗氧化能力来延缓鲜切荸荠品质劣变, 可为维持果蔬品质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0.
特高压输电通道隐患具有随机性,传统方法存在通道隐患检测准确率低、隐患种类鉴别能力差等问题,为此引入了随机矩阵谱分析法,检测特高压输电通道隐患.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完成隐患检测硬件框架设计,针对框架中节点能级间距难以计算的问题,引入随机矩阵谱分析方法计算节点能级间距;选择平均特征向量的谱半径作为线性统计特征向量,构建特征向量的随机矩阵,利用特高压输电通道故障区和非故障区电流信号频谱存在差异定位故障点,解决特高压输电通道隐患的随机性与位置不确定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随机矩阵谱分析的特高压输电通道隐患自动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通道隐患检测准确率,且能够准确地鉴别出隐患的类别,说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