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71.
如今云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基于国内外已有的智能城市管理与发展的探索,借助于云计算与其他高新科技的应用,笔者提出“云端之城”的概念与构成,旨在探索智能、宜居、生态、高度自治的未来城市建构方式。  相似文献   
72.
以余姚大世界商城为例,从主题构思、功能分区、流线组织、空间处理以及结构、形式与材料五个方面,针对商业建筑规划与设计中新旧环境的协调与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3.
如果从有机体的视角来观察生态城市,可以发现其具有产生、发展、演变等生命体过程,相应也具有明显的"生命力"属性。尽管现在普遍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类型,但这并不等于其具有天然的"生命力",生态城市完全可能因为指导思想、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而降低生命力水平。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市场经济下的中国城市规划>一书的若干特色和亮点,包括:问题导向的思考方法:案例分析的新颖视角:解释与阐释的明确性:见微知著的认识深度等,并提出了相关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75.
村庄规划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关键抓手,而国土空间规划师对于保障村庄规划落地实施、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重点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新时代下村庄规划对规划师的要求,从规划师视角梳理了乡村精准规划的基本内涵、体系架构等,并以十八洞村为例,从"一个目标""两大基础""三种方式""四条路...  相似文献   
76.
2019年7月,"100韧性城市"组织发布《韧性城市韧性生活》(Resilient Cities Resilient Lives)报告,总结其项目进展并汇集近百个城市韧性实践案例.该文概述了报告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归纳了100RC城市韧性实践主要路径、实践领域与策略.在反思该报告价值与不足的基础上,探讨了韧性城市建设概念...  相似文献   
77.
该从城镇群概念及城镇群生态环境规划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城镇群生态环境规划的有关问题,包括城镇群生态环境规划的内容、规划程序、规划目标、规划实施对策等。并以温州苍南北部城镇群生态环境规划为例,说明了城镇群生态环境规划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8.
在理解绿色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和生态网络概念的基础上,基于城乡空间利用生态绩效的内涵提出绿色基础设麓网络构建理论:认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需要体现“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结合,在生态斑块、廊道的评价及选择中考虑社会服务功能,并充分考虑历史文化遗迹的空间分布:从生态环境敏感区评价、生态斑块评价与选择、生态廊道评价与选择、最小路径模拟、人文生态的空间分布等几方面构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并通过网络结构评价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79.
引言"低碳生态城市"这一概念由我国学者首先提出1。从概念角度,低碳生态城市可这样理解: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在内涵层面,低碳生态城市则包含了哲学、概念、经济、社会、空间等范畴。低碳生态城  相似文献   
80.
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相关基础概念进行语义辨析、特征阐释,以及传统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比较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若干重要议题,包括: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内涵及关系;建构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评价体系;基于智慧的城镇化;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的创新追求,并探讨了大地共同体、生态现代化和智慧城镇化对基于生态文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