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线性摩擦焊机振动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整体叶盘线性摩擦焊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从振动理论角度分析了线性摩擦焊机活塞与振动滑块之间的振动规律,建立了振动系统的单自由度强迫振动模型,得到了该系统的各振动参数的等效值,明确了系统的振动规律,为线性摩擦焊机振动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弱刚度细长梁零件的加固装夹技术.首先,通过切削加工试验获取各向切削力;其次,以切削力作为输入,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得到零件的变形情况,从而获得零件的加固点数量及位置;最后,设计了一种专用工装,利用石蜡及结构胶进行加固装夹,提高了零件刚度,减小了加工过程中的变形量.试验结果表明,加固装夹时零件变形量小于0.0...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以先进的电热膜加热元件为电热元件,采用全电子电路控制系统的全自动电热膜沸水器,讨论了产品设计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对汽车的故障诊断过程中,基于SAE J1939协议的CAN通信的ECU提供的发动机性能检测参数和整车网络通信数据,实现整车网络中多个ECU数据的共享;J1939协议同时也支持故障的诊断,通过数据转换模块将接收的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包含CAN的ID地址),诊断工具(手持终端)可以读取当前故障码DM1或清除当前故障码DM11.本文提出了一种车辆故障诊断的研究策略,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JAVA语言的报文的解析方法,能够有效实时地实现对汽车发动机的故障检测.  相似文献   
15.
钛合金高速铣削因其高效率、高质量、小变形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军工制造等行业。针对难加工材料TC4(Ti-6Al-4V)的高速铣削加工技术,开展了铣削深度、铣削宽度、每齿进给量、主轴转速的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各铣削参数对铣削力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将铣削力分解为切向铣削力、径向铣削力和轴向铣削力,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各向铣削力模型,并进行了显著性检验。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设计了新的加工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度高,能够预测铣削过程中的各向铣削力。  相似文献   
16.
锗单晶衍射光学元件具有特有的色散和温度特性,在红外光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衍射元件必须同时满足光学镜面及相位转变点的要求,采用微圆弧金刚石单点车削是解决这一途径的主要方法之一,但采用微圆弧刀具加工时,要求同时满足粗糙度和相位突变点是加工衍射元件的难点,因此,研究微圆弧金刚石刀具车削锗单晶衍射元件具有重大意义。基于DEFORM 3D切削仿真软件,对金刚石刀具车削锗单晶材料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了切削参数、刀具参数对锗单晶材料粗糙度的影响,并依据仿真试验结果优选切削参数以及刀具参数进行试验,R0.1mm微圆弧刀具车削单晶材料粗糙度达到4 nm。  相似文献   
17.
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总是不断对数据传输速率和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在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条件下,只有不断提高频谱利用率才能提供满足这个要求所需的系统容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技术(MIMO)正是倍增系统容量的一项关键技术,它的发展直接左右着宽带移动系统如TD-SCDMA和宽带接入系统如WIMAX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六缸气体机电控系统,选择Infineon XC2785芯片作为微控制器,采用MC33810作为点火预驱动芯片设计了一套点火驱动;利用曲轴和凸轮信号进行相位信号分析与判断,以诊断得转速传感器工作是否正常;根据所判断的转速传感器信号正常或缺失情况,设计相应的点火输出控制策略;利用曲轴和凸轮轴进行压缩上止点相位判断并进行点火正时控制;根据转速的高低所带来的不同曲轴转角延迟,设计了数齿及计时的点火输出策略;最终通过试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同时,存在许多工业厂房屋顶无法满足光伏发电系统安装条件的问题,这极大制约了光伏发电技术的推广。由于传统的光伏发电系统是直接附着在建筑物屋顶,即采用的是BAPV模式,这会导致因需增加建筑物的承载力而增加建设成本的情况出现,从而制约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应用,而将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集成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模式可有效解决此类问题。针对BIPV模式和BAPV模式对工业厂房钢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实际案例对这两种模式下的光伏发电系统建设、维护成本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BIPV模式相较于BAPV模式可以减少工业厂房钢结构屋顶恒荷载,对于轻微超限的项目可以省去加固成本,对于超限明显的项目可以减少加固成本。2)在同等建设条件下,BIPV模式相较于BAPV模式可以减少屋顶建设成本;并且从中长期来看,相较于BAPV模式,BIPV模式平均1万m2的厂房可以减少126万建设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