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5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1.
通过齐次坐标变换理论建立了五轴数控机床摆动轴几何误差的辨识模型,深入分析了在误差测量过程中球杆仪磁性球座的安装误差对测量误差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球杆仪磁性球座安装误差的分离方法,并在五轴数控机床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分离出球杆仪磁性球座的安装误差,提高摆动轴几何误差的测量和辨识精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智能优化算法求解挖掘机动臂结构优化问题效率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优化过程知识挖掘、处理和利用策略.构建基于任务知识指导的优化过程知识挖掘、处理和利用机制,探讨了运用优化过程知识引导遗传算法数值优化搜索的途径,并建立群体成员分组的知识利用算子以及选择、交叉、变异操作的知识利用算子.以中型液压挖掘机动臂结构优化任务为例,以所构建的知识利用算子引导遗传算法的数值优化搜索,通过与现有遗传算法进行对比,表明优化过程知识的利用可以有效提高优化效率并改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我国应用CAD/CAM技术的实际情况,介绍一个通用的工程图信息集成管理系统的开发模式和结构,并探讨基于模糊理论的产品零部件分类查询机制及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轴承沟道的磨削过程中,磨削的沟道表面不同程度存在磨削变质层,直接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分析其磨削机理,提出影响磨削变质层深度的主要工艺参数,并通过一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对生产现场易于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安排了多因素试验,根据磨削表层斜截面显微硬度分布曲线来决定磨削变质层深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对生产实践有指导意义的磨削变质层深度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该数学模型的分析,得出几点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磨削内圈沟道圆度的几何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确定磨削内圈沟道圆度建模的试验因素,按混合型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考虑因素间交互效应,通过对试验数据逐步回归建模,建立磨削圆度与工艺参数关系的数学模型,并以三维曲面直观地表示磨削工艺参数对圆度的影响情况,进一步分析圆度数学模型,得出几点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挖掘机斗杆结构智能优化中,几何形状约束直接以数值函数进行完整表达难度大、求解速率低,难以实现畸形斗杆几何形状的合理化自动调整,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矩阵的斗杆结构几何形状约束表达的新方法,通过建立多个特征矩阵表达斗杆几何形状分类模板,实现斗杆结构几何形状的分类约束.以中小型挖掘机耳板分离式斗杆结构为例,采用样本成组聚类法和非均匀网格分割策略,建立几何形状分类模板,实现优化过程中畸形斗杆结构的快速识别及知识引导的几何形状合理化自动调整,提高斗杆结构优化速率.  相似文献   
17.
提高刀具寿命的超冷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刀具—工件”摩擦副摩擦学特性的分析和刀具钢中微观组织结构变化的研究 ,揭示出高速钢刀具经超冷处理后降低了刀具表面粗糙度 ,增加耐磨性 ,尺寸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以挖掘机动臂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态分析得到动臂各阶固有频率及振型特性,确定影响挖掘机动臂动态特性的关键固有频率。将关键固有频率作为神经网络预测目标,通过拉丁超立方抽样获取动臂固有频率神经网络训练样本,建立动臂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为液压挖掘机动臂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Pro/E的蜗轮传动三维造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介绍了如何运用Pro/Engineer软件的三维参数化设计功能,生成一精确渐开线圆柱蜗轮蜗杆的方法;并用Pro/assembly模块进行蜗轮蜗杆的啮合装配.给出一个完整的渐开线圆柱蜗轮蜗杆传动模型。  相似文献   
20.
Bouc-Wen滞回模型的直接表示形式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uc-Wen模型广泛用于描述工程结构中的非线性滞回特性,然而该模型中的滞回恢复力与相对位移变形量的关系以微分形式给出,不能直接迭代滞回模型到系统运动控制方程, 从而增加了解析法分析系统动力响应的难度.文中提出采用直接表示形式代替Bouc-Wen的微分模型,在弱非线性情况下,假定滞回恢复力可以表示为相对变形位移的指数形式,并进一步用泰勒展开的方法表示为简单的多项式形式.通过实例分析,验证多项式直接表示模型的可行性,其中二阶近似形式比一阶近似形式更为接近微分模型.将该直接表示模型应用于单自由度振动系统中,发现系统的动力响应和采用微分模型的响应基本吻合,其中具有软特性的系统响应尤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