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39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滤后水为本底,研究了其在氯化消毒过程中卤乙腈(HANs)的生成量,并考察了投氯量和pH值的影响。以甘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甲胺6种物质为典型有机氮化物,研究了其对饮用水消毒过程中HANs生成量和耗氯量的影响。结果显示,HANs生成量与投氯量成正比、与pH值成反比。UFC结果显示滤后水本底HANs生感量为11.2μg·L^-1;有机氮化物的存在会强化消毒过程中HANs的生成,强化作用与有机氮化物性质和含量有关;6种有机氮化物对HANs的影响顺序为天门冬氨酸(36.0μg·L^-1)〉甘氨酸(17.2μg·L^-1)≈甲胺(17.0μg·L^-1)〉赖氨酸(14.0μg·L^-1)≈亮氨酸(13.8μg·L^-1)≈半胱氨酸(13.6μg·L^-1);有机氮化物还能使耗氯量增加,增加值与有机氮化物性质和含量有关,多数有机氮化物所造成的耗氯量增加与其含量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62.
低温、低浊、低碱度水助凝效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温、低浊、低碱度水,以聚合氯化铝为絮凝剂,通过烧杯试验,确定了生石灰(CaO)、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活化硅酸(AS)单独助凝的最优条件,进一步考察了APAM、AS分别与CaO联用的助凝效果。研究结果表明:5种助凝剂均能起到一定的助凝作用,但APAM、AS分别与CaO联用的助凝效果不理想。滞后聚合氯化铝30 s投加0.3 mg/L APAM,浊度去除率可达88.1%;AS投加时间对有机物去除效果影响显著,延迟聚合氯化铝30~60 s投加时,对CODMn和TOC去除效果最好。兼顾除浊和除有机物,AS助凝效果最佳,是提高混凝沉淀工艺污染物去除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3.
粉末活性炭和超滤组合工艺处理低温低浊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浸没式超滤试验考察了粉末活性炭和超滤组合工艺对低温低浊水的净水效能以及对膜污染的缓解作用,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和超滤组合工艺处理低温低浊水时,能够降低膜表面的负荷,对可逆污染和不可逆污染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10mg/L时,粉末活性炭和超滤组合工艺出水的浊度低于0.06NTU,对CODMn,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0.9%,25%,比单纯的超滤工艺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0%,15%.  相似文献   
64.
从常规砂滤池改造成膜池的角度出发,通过中试,研究了浸没式超滤工艺处理水厂沉后水的处理效能及其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超滤出水平均浊度为(0.050±0.014)NTU,粒径>2μm的颗粒数小于20个.mL-1,能有效保证出水的生物安全性;超滤膜膜丝作为生物载体附着生长一定量的微生物,能去除少量氨氮;超滤对沉后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不高,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均为10%左右;在试验工况下,工艺稳定运行,化学清洗周期可达4个月;同时试验装置的等效滤速为8.6 m.h-1。因此,从除污染效能和基建用地上看,超滤膜可以替代传统砂滤池。  相似文献   
65.
针对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对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微污染地表水过滤性能的影响问题,研究了两者对膜去除水中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特性及其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膜截留分子质量的减小,超滤膜对浊度和各有机物指标的去除率逐渐升高,但超滤膜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较低;不同材质的超滤膜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存在差异。不同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的超滤膜过滤原水时的污染程度不同,截留分子质量较小的超滤膜污染程度较轻,但容易引起不可逆膜污染;聚砜(PS)膜抗污染的能力要强于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氯乙烯(PVC)膜,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水质特点合理选择超滤膜的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  相似文献   
66.
高锰酸钾复合药剂与氯对苯酚及臭味的去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杯罐震荡及混凝搅拌试验为基础,对苯酚及其诱发臭味进行了去除研究。通过氯与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对苯酚作用效果的对比,表明氯化能使苯酚产生臭味,而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对苯酚表现出很高的去除作用,且能控制苯酚氧化臭味的产生。  相似文献   
67.
含酚废水的危害及处理方法的应用特点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作者根据工业含酚废水的特点-源广、量大,介绍了含酚废水的危害性及治理的必要性,并就当前含酚废水的主要治理方式及其特点进行了介绍和评述,提出了在实际应用处理方案的确定原则。  相似文献   
68.
水的良性社会循环与城市水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从水的社会循环全过程的角度,论述了城市水资源短缺危机的解决途径,指出进行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和回用,节约用水,进行饮用水除污染处理、以及进行水的优质优用,合理调配,开发雨水、海水利用等,以及在充分论证基础上进行远距离调水,是缓解城市水资源危机的多种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69.
高锰酸钾强化粉末活性炭吸附效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苯酚为代表物质,探讨了不同pH、不同本底等条件下高锰酸钾预氧化粉末活性炭吸附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锰酸钾预氧化使苯酚在粉末活性炭表面的饱和吸附量增加,其增加幅度取决于吸附过程中高锰酸钾的氧化条件及新生态水合地氧化锰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70.
pH值对高铁酸盐复合药剂强化除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了PH值对高铁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凝除藻效果的影响规律,分别考察了原水PH为5.0、7.0和10.0条件下高铁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对除藻效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微酸性原水(PH=5.0),高铁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张除灌效果最好;随着提高,高铁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凝除藻效果逐渐降低,但即使在高校PH值条件下(PH=10.0)仍然可取得明显的强化除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