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6篇
工业技术   17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61.
为改善SOA-MZI-XPM型AOWC的性能,对影响AOWC输出特性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其中重点对输入信号功率、光信号的偏振态和光耦合器的耦合系数三个因素的影响进行讨论。在信号速率为10Gb/s的波长转换实验中,采用合适的光信号输入功率和合理的偏振控制,消除了输出信号中的杂散频率,使输出信号的Q因子有了较大提高,改善了波长转换器的转换特性。  相似文献   
62.
在中小型电动机广泛应用中,其定子绕组常见故障有绕组断路、绕组接地、绕组短路及绕组接错、绕组烧毁等,就这几种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故障检查的方法,采取了有效处理措施,解决了实际现场问题.  相似文献   
63.
分岔隧道大拱段围岩稳定性监控 与爆破振动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岔隧道是一种新型的隧道结构形式,其设计方案、开挖支护方法对围岩稳定性至关重要。以沪蓉西高速公路庙垭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大拱段跨度大、浅埋等工程特点,通过围岩变形监测、支护体系受力监测和爆破振动现场监测,分析分岔隧道大拱段围岩变形特点和控制措施,并探讨爆破振动对浅埋地表稳定性的影响,得到浅埋大拱隧道施工开挖的围岩变形规律、支护体系受力状态以及其爆破振动效应的特点,判定浅埋山体的稳定性及支护参数选取的合理性。该研究为分岔隧道的现场施工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对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4.
基于SPH(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非均质煤岩材料的单轴压缩试验声发射效应,揭示了煤岩的声发射效应随着均质度m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均质度m值的增大,试件的声发射效应由群震型逐渐变为前震—主震—余震型、主震型;试件积聚能量的能力逐渐增强,材料属性由理想弹塑性材料向极端脆性材料转变,破坏模式由塑性流动破坏逐渐变为脆性破坏,其破坏形式越来越剧烈。  相似文献   
65.
一种典型的岩溶隧道衬砌压裂突水灾害成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季家坡隧道衬砌压裂突水工程实例分析,研究隧址区岩溶发育特征,提出高陡倾充填型岩溶裂隙蓄水构造形式,分析其形态、充填物性质和致灾机制;采用裂隙封堵、周壁注浆、排水泄压、结构置换、信息化注浆效果评估的水害处治措施治理隧道衬砌压裂突水。高陡倾充填型岩溶裂隙蓄水构造呈高角度裂缝状产出,降雨后,极易在其裂隙空间内积水形成高水压;此外,由于其通透性较差,沉积物运移速度慢,易于在其底部堆积,在自重应力和高水压压实作用下,充填介质沉积、胶结成坚硬与半坚硬状,透水性较差,开挖揭露初期,不出水或仅少量涌水,易于被忽视;但揭露后一段时间,裂隙内充填介质不断流失,最终导致充填物产生管涌、流土或被整体挤出,进而将上方暗河水、溶腔水或地表水等导入隧道,造成衬砌压裂、隧道突水等灾害。研究成果不仅成功应用于季家坡隧道突水灾害处治,对于避免类似突水事故的发生和灾害防治亦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6.
针对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效果较差的问题,采用一维仿真的方法,建立了R6160双燃料发动机模型。应用此模型研究了喷油正时、天然气喷气正时和过量空气系数对燃烧的影响;对喷油正时和天然气喷气正时的改进效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合理调整喷油正时和天然气喷气正时能有效改进双燃料发动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67.
李利平  金小天  曾芳  张宁 《广东化工》2016,(12):187-188
文章对大气颗粒物采样滤膜中8种水溶性无机阴离子(F~-、Cl~-、NO_2~-、NO_3~-、Br~-、PO_4~(3-)、SO_3~(2-)、SO_4~(2-))空白问题进行实验,探讨了采样滤膜中目标离子本底含量过高时试验可行的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68.
超大断面隧道开挖围岩荷载释放过程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兰渝铁路两水隧道为工程背景,进行超大断面铁路隧道开挖支护的大比尺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对开挖过程中的围岩荷载释放过程进行研究。根据工程现场地质情况研制满足相似要求的新型模型试验相似材料,经室内试验验证,该相似材料与原岩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很好的相似性,满足试验要求。结合现场实际工况在模型试验不同区段采用不同的开挖支护工法,首先研究全断面及台阶法开挖情况下的围岩荷载释放过程,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揭示不同开挖工法隧道围岩荷载释放全过程的特点和差异。相同开挖工法下,同一断面上不同位置的荷载释放过程存在很大差异;同样,不同开挖工法条件下同一位置的围岩荷载释放过程也不尽相同。其次,掌子面前方围岩受开挖影响会在局部发生先行荷载集中,先行荷载集中程度与开挖工法和断面形式有很大关系,开挖面前方荷载集中程度过高会加剧掌子面围岩的挤出效应,不利于围岩的稳定。最后,通过有无支护开挖情况下围岩荷载释放过程的对比,说明施作支护能够有效缓解开挖过程中的掌子面先行荷载集中现象,减少荷载释放总量,优化隧道围岩荷载释放过程。  相似文献   
69.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风能资源分布、风电装机及"弃风"情况,概括介绍了我国水资源、苦咸水及缺水城市情况。对当前开展风电海水淡化联合系统建设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和经济性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海水淡化系统具备作为可调负荷的技术条件。基于我国自然资源禀赋,应积极推进跨行业部门间的区域风电与淡水资源综合规划与开发,以降低社会经济发展成本,实现我国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0.
 依托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的现场勘探资料,应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流–固耦合相似理论,通过大量的配比试验,研制出一种由砂、重晶石粉、滑石粉、水泥、凡士林、硅油和适量拌合水组成的新型流–固耦合相似材料(SCVO)。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系统地研究不同配比对材料参数的影响规律,确定控制相似材料各性能的主要组分。试验表明,材料的强度和弹性模量主要由水泥和凡士林控制;黏聚力受凡士林影响明显;渗透系数可以通过凡士林和硅油的比例调节;硅油还可以起到保水、提高材料密实度的作用。材料的变形特性和水理特性由不同的成分控制,且相互间影响很小,实现材料性质的全面调控。该材料可以模拟不同渗透性的低强度和中等强度的岩体材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流–固耦合相似模拟材料。并已成功应用于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中,力学性能和水理特性均达到试验要求,为试验取得良好结果提供材料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