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符合装配式结构发展需求,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以往震害发现,钢梁与柱壁焊缝在地震中易断裂而导致结构破坏。因此,将外肋环板与隔板贯通节点相结合,提出一种上环下贯式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栓焊混合节点。设计5个不同连接方式、柱形式和竖向肋板尺寸的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构件,通过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分析节点的破坏模式、滞回性能、延性和耗能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栓焊混合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等效黏滞阻尼系数比全螺栓节点高30%以上,满足强柱弱梁设计准则。上环下贯式比环板式节点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方钢管混凝土柱能有效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和刚度,改变竖向肋板厚度和采用全螺栓连接形式对节点破坏模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2.
刘平  史朝悦  陈庞  戎贤  沈斌 《混凝土》2023,(8):43-47
对碱矿渣轻骨料混凝土(AAS-LWAC)的宏观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设计并完成了54个AAS-LWAC试件,研究了轻骨料种类及纤维类别对AAS-LWAC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抗折强度影响规律,分析了微观结构对宏观力学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页岩陶粒及黏土陶粒,以粉煤灰陶粒为粗骨料的AAS-LWAC整体力学性能更优;相比聚丙烯纤维及玄武岩纤维,掺入钢纤维可显著提高AAS-LWAC基本力学性能。相比未掺纤维混凝土,钢纤维掺量0.6%时AAS-LWAC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抗折强度分别提高35%、59%及42%。微观分析结果显示:玄武岩纤维相比聚丙烯纤维分散性差是导致玄武岩纤维碱矿渣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劣于聚丙烯纤维碱矿渣轻骨料混凝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3.
提出了一种带挑檐的钢筋桁架复合保温剪力墙,设计了两个足尺的剪力墙试验构件,通过对其进行拟静力抗震试验,分析了这种墙体的的破坏特征、滞回性能、承载力、延性、强度和刚度退化以及墙体的耗能能力。结果表明:钢筋桁架复合保温剪力墙裂缝分布基本相同,均呈现弯曲破坏特征,设置挑檐的试件裂缝延伸至保温板外保护层,结构层与保温层有很好的整体工作性能;未设置挑檐的试件保温板外保护层无裂缝产生,整体工作性能较差。设置挑檐的钢筋桁架复合保温剪力墙峰值荷载、位移延性、累计耗能提高,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和延性性能,滞回曲线更加饱满,刚度退化得到减缓,说明设置挑檐提高了钢筋桁架复合保温剪力墙的整体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64.
将群桩中的单桩的桩顶沉降分为桩身压缩和桩端位移分别计算,桩身压缩由实测方法或理论分析方法估算,桩端沉降根据分层总和法计算.将桩简化成弹簧作用在筏板下,弹簧刚度根据桩顶平均荷载和相应的沉降获得.最后,介绍了该方法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5.
为了验证高强钢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在国内现行规范中的适用性,在已有的3根Q420和4根Q460高强钢矩形钢管混凝土偏压柱试验的基础上,应用ABAQUS对试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试验结果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然后根据GB 50936-2014、DB/T 29-57-2016、CECS 159:2004和JGJ138-2016中宽厚比限值和长宽比限值要求,建立15个Q460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的N-M曲线与规范计算方法得到的N-M曲线进行比较,以分析Q460矩形钢管混凝土偏压柱在规范中的适用性.结果 表明:在各自规范的宽厚比限值以内,对于Q460高强钢矩形钢管混凝土偏压柱的设计,GB 50936-2014、CECS 159:2004和DB/T 29-57-2016能继续适用,而JGJ138-2016偏于不安全.在各自规范的长宽比限值以内,对于Q460高强钢矩形钢管混凝土偏压柱的设计,CECS 159:2004和JGJ 138-2016能满足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3根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受弯性能试验,对比分析混凝土强度等级对配置600 MPa钢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抗弯承载力的影响。采用ANSYS软件对试验梁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较为吻合。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研究非预应力筋配筋率,非预应力钢筋强度等级及预应力度对梁挠度、极限应力增量及抗弯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非预应力筋钢筋强度可以提高梁的极限承载能力和极限应力增量;提高非预应力筋的配筋率或者增大预应力度可以提高梁的极限承载能力但不会提高粱的极限应力增量。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装配式高强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对2个预制装配式混凝土节点试件和1个现浇普通混凝土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比分析装配式混凝土节点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特性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节点核心区加入工字钢的装配式高强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中节点试件发生梁端弯曲破坏,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要求;普通现浇节点和采用钢板焊接端板连接的节点均发生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而装配式混凝土节点核心区破坏程度较轻;在节点核心区及后浇区加入钢纤维能减少裂缝宽度,延缓裂缝传播,减轻核心区混凝土剥落程度,改善节点破坏形态;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试件的极限荷载、滞回性能和耗能能力均得到提高,刚度退化得到减缓,从而改善预制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68.
选取某大桥有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形梁作为试验梁,在跨中进行集中力分级加载,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由锚具和预应力钢筋与注浆之间的粘结力共同传递给混凝土,分析了二者承担的比例及该梁的预应力损失。研究发现,在分级加载过程中,应力增量主要是由预应力钢筋与注浆之间的粘结力传递给混凝土,由锚具承担的部分可以忽略不计。并将该梁预应力损失的理论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得出理论值与实测值的比值在1.52左右,说明规范中规定的曲线有粘结预应力筋预应力损失的计算公式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69.
康一亭  徐伟  何凌昊  戎贤  刘瑞捷  于震  李晗 《建筑科学》2021,37(10):179-185
对于国内大部分获得LEED认证的建筑而言,在节能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待挖掘.为了进一步推动建筑节能,美国USGBC在LEED评价体系基础上发布了"零能耗"LEED Zero Energy评价体系,该体系要求建筑达到零能耗的建筑目标,但并未明确给出建筑如何实现"零能耗"的详细实施路径.近些年我国通过科学理论研究及大量示范项目的实践,发布了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该标准从被动式技术、主动式技术及可再生能源全面制定了建筑全过程实现"零能耗"建筑的技术实施路径.本文从技术措施、评价方式、用能边界等多角度对比了 LEED评价体系及GB/T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的异同.以寒冷地区获得LEED认证的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DeST能耗模拟,应用被动式、主动式及可再生能源等技术手段对案例建筑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近零能耗关键技术措施将大幅提高建筑本体节能率,有助于LEED认证建筑实现LEED Zero Energy的目标.  相似文献   
70.
一体化技术是实现建筑保温功能与墙体围护功能于一体,具有较长的耐久性且满足建筑防火要求的技术.建筑结构保温一体化技术是实现建筑保温功能与墙体围护功能于一体,具有较长的耐久性且有利于建筑防火要求的新技术.该技术具有保温与结构同寿命、施工方便等优点.推广应用一体化技术,是有效解决节能保温工程质量通病和消防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发展方向和产业政策,对于提高建筑节能水平、促进建设领域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围绕建筑结构保温一体化技术的特点,对内置、外置主要形式及相关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对各种形式的技术特点、应用特点、费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