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1篇
  免费   552篇
  国内免费   413篇
工业技术   9996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284篇
  2022年   317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348篇
  2018年   334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553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515篇
  2011年   620篇
  2010年   560篇
  2009年   548篇
  2008年   492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354篇
  2004年   318篇
  2003年   313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壬基酚、二氯二乙醚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催化剂,合成标题化合物双壬氧基乙烯醚。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优化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为10%(m/m,以壬基酚计),物料比n(壬基酚)∶n(二氯二乙醚)=2∶1,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为95℃。用此中间体制成的孪连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992.
尹树花  韩毅 《化工文摘》2009,(6):38-39,41
以三羟甲基丙烷和椰子油酸为原料,采用酯化法合成出了具有润滑性能的三羟甲基丙烷酯。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SnCl2·2H2O用量为4.0%,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3.2,反应温度为170~180℃,反应时间为3.5h~4.0h。同时将产品应用于切削液配方研究。  相似文献   
993.
农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作为农用助剂近年来发展迅速,由于其卓越的润湿性能,被喻为“超润湿剂”。本文对农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性及其合成工艺以及其不足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4.
苯磺酰胺与NaOH在水中反应生成苯磺酰胺钠盐,继续与苯磺酰氯作用,酸化后得二苯磺酰亚胺。运用正交实验方法,通过控制苯磺酰胺和苯磺酰氯的投料比,以及调整NaOH的用量,得到合成二苯磺酰亚胺的最佳工艺条件:(1)水溶液中苯磺酰胺的质量分数为20%;(2)物料摩尔比(苯磺酰胺:NaOH:苯磺酰氯):2:2.1:1;(3)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h。通过酸碱滴定法测得二苯磺酰亚胺的纯度为97.87%,产率为71.54%。  相似文献   
995.
采用TiO2溶胶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了碳载Pt-TiO2催化剂.通过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对碳载Pt-TiO2催化剂在甲醇上的电氧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条件制备的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的催化活性不同.其中加入聚乙二醇所制得的Pt-TiO2/C催化剂对甲醇的氧化具有最佳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6.
通常,人们利用微波进行化学合成,如果反应温度控制在低于溶剂的沸点温度,反应体系一旦达到所设定温度,自动控温系统就会自动切断加热电源,停止加热。对于微波反应来说,也就停止了微波的连续作用,而系统仅仅是保持在恒温状态。如果系统的保温效果很好的话,微波的作用可能就比较少,而仅仅是热效应对化学反应作用,没有体现出微波的持续作用。该研究选择特定的溶剂体系,采用在溶剂沸点温度下进行微波有机合成反应,以保证微波始终持续作用。结合题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探讨了微波合成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分析了微波作用原理。分别在微波作用以及传统加热两种方式下,考察了十二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合成动力学,获得了两种方式下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微波的作用没有改变反应级数,两种情况下都是一级反应。微波作用下的活化能为ΔH=33.59 kJ/mol;而传统加热的活化能为ΔH=55.83 kJ/mol。该文提出以单位时间单位容积内、微波作用下反应物的变化量减去相同温度条件下传统加热时的变化量,作为微波对反应速率的贡献量Δ(-rA)的概念。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条件下,反应时间越短,即反应物浓度越高,微波对反应速率的贡献量Δ(-rA)就越大;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越低,微波对反应速率的贡献量Δ(-rA)就越大。  相似文献   
997.
以戊二酸和甲醇为原料,磷钨杂多酸为催化剂,甲苯为带水剂合成戊二酸二甲酯,研究其反应机理,建立了分水条件下酯化合成反应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回归处理,确定了模型中的有关参数。结果表明,此条件下戊二酸二甲酯的合成表现为三级不可逆反应。在本实验反应体系下,得到了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Ea=93.133 kJ/mol,反应速率常数为:k0=2.006×1010e-93133/RT(L/mol)2/min。  相似文献   
998.
本课题主要针对乳化石蜡溶液的改性处理,将有机高分子乳液与石蜡乳液混合在一起,使之能够在混凝土表面形成密闭的不透水的薄膜。另一方面,在石蜡和聚合物混合乳液中加入无机盐,加快混凝土表面强度的增长,同时封闭混凝土毛细孔道,起到保水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99.
DX桩是一项新技术,具有承载力高、节约成本等特点。介绍了该桩型在河北某工程中的应用实例,说明其应用的特点,可供以后类似的工程设计作参考,也为推广该项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绿色润滑剂三羟甲基丙烷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羟甲基丙烷与椰子油酸为原料,采用酯化法合成出了具有润滑性能的三羟甲基丙烷酯.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SnCl2·2H2O用量为4.0%,醇酸摩尔比为1∶3.2,反应温度在170~180 ℃,反应时间为3.5~4.0 h,并将产品应用于切削液配方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