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2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超大直径焊接空心球类节点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NSYS大型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 ,对深圳文化中心黄金树结构进行了整体分析 ,根据整体分析的数据对结构中复杂的不规则空间结构中的超大直径焊接空心球节点进行了分析设计 ,得出了其应力分布。合理地设计了空心球节点 ,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并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详述了空心球节点计算模型的建立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 ,以及分析过程中的约束处理和荷载施加。  相似文献   
72.
尚守平  杨芳  张照  王智 《建筑结构学报》2016,37(12):114-119
提出一种采用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薄层的预制空心楼板整体化技术,并进行了4组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薄层整体化后的预制空心楼板平面外承载力试验,以及6组整体化后的预制空心楼板平面内抗剪试验,结果表明:预制空心楼板采用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薄层整体化技术处理后,能够抵御水平向地震作用以及支撑墙体局部坍塌导致的楼板分散坍塌。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薄层整体化技术是一项廉价、高效的整体化技术,适用于地震设防地区甚至是强震设防区对装配整体式预制空心楼板的整体化处理。  相似文献   
73.
论我国注册工程师制度和土木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注册工程师制度与国际接轨对土木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土木工程教育除了要拓宽专业面之外,还要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4.
在前人对瑞利波作用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单桩动力响应简化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将采用Novak薄层法计算地基土动力阻抗的方法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单桩竖向动力响应的计算公式。在此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分析了长径比、桩土刚度比、地基土的泊松比对单桩竖向响应的影响,并与原简化公式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5.
钢筋网水泥复合砂浆加固 RC偏心受压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9根近似足尺偏心受压柱(包括小偏心受压和大偏心受压柱)的试验研究中,通过用一种薄壁型的钢筋网水泥 复合砂浆(简称CMMR)片加固的偏心受压柱与未加固的偏心受压柱的对比试验,发现被加固的偏压柱其承载力有了较大 幅度的提高,在相同的加固条件下,小偏心受压柱加固后承载力提高幅度大于大偏心受压柱;较低强度等级的偏压柱比较 高强度等级偏压柱的加固效果更好。被加固柱的延性得到了明显改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有显著增强。本文先对试验结 果进行了描述,然后分析了这种加固层对加固偏压柱的极限承载力、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及裂缝分布形态等的影响 机理和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证明这是一种加固效果显著,加固后柱各种工作性能优良、施工方便且投资节省的柱加固方 法。  相似文献   
76.
桩土动力分析中二维接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华喜  尚守平  余俊 《工程力学》2007,24(9):129-133
根据桩土动力相互作用中的接触界面特性,提出了考虑桩土分离、滑移以及桩基提离效应的二维接触模型的本构行为,推导了其相应的单元刚度矩阵,同时引入阻尼成分考虑了桩土动力相互作用中部分能量的耗散问题,并研究了二维接触单元的厚度选择。通过算例分析,得出在中小地震作用下应用接触模型计算得到的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反应、水平位移反应都较Goodman接触单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强震作用下的接触模型反映出了桩土动力相互作用中的桩土分离、滑移以及桩基提离效应。  相似文献   
77.
本研究构建了能够真实反映多层砌体结构的H型实体研究模型,从试验和理论两方面研究了竖向荷载差作用下纵横墙(即非承重与承重墙)变形位移大小,以及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行为。结果表明:纵横墙变形差大小随荷载增加而增大,并且当荷载增加至一定值时,顶部伴有裂缝的产生和扩展。另一方面,本研究建立了竖向荷载差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屋顶层最大剪应力计算分析模型,提出并确定了顶层最大剪应力计算公式和相关参数确定方法。理论分析指出荷载差引起的纵横墙交界处的剪力在Y=H时最大(τmax),房屋的顶层最易开裂。  相似文献   
78.
钢筋混凝土异形楼板结构非交互式CAD程序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异形楼板进行了数值分析,提出了一种有限单元网格自动划分的方法.实例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为实现自动配筋构造设计,又提出了分段查找的动态生成选筋方法,实现了钢筋混凝土异形楼板施工图的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79.
讨论了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中节点施工图自动标注的设计思想和一些组成规则,并在AuoCADR14平台上,以VisualBasic5.0作为编程手段实现了钢结构节点施工图的自动标注。  相似文献   
80.
根据平截面变形假定,考虑材料的非线性性质,用分级加应变的方法计算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的混凝土梁的荷载-挠度关系,得到的5根预应力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和4根非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梁的荷载-挠度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并在此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对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的受弯构件的二次受力性能进行了非线性分析,研究了碳纤维初始应变、截面高度、预应力大小对被加固梁受弯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可有效发挥碳纤维高强性能,二次受力条件下预应力碳纤维布材的加固效果远好于非预应力碳纤维布材加固,可有效解决构件二次受力应力应变滞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