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中国建筑建设中,高层住宅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令世人瞩目,同时建筑能耗的问题也日益凸现。据最新统计,2000年中国建筑能耗已占当年全社会终端能源消耗量的27.8%,接近发达国家建筑用能占全社会能源消费量1/3左右的水平。目前利用可再生能  相似文献   
12.
城市住区是现代人居发展最典型、最普通的聚居环境。城市住区生态面临诸多挑战。作为上海最早的工人新村,曹杨新村经过近60年的发展,成为新中国城市住区发展的缩影,研究曹杨新村住区生态修复具有典型意义。从环境提升、建筑节能、能源优化和资源再用等四个方面分析并总结曹杨新村生态修复的各种策略,期望对城市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浙东南地区农村新建住宅为研究对象,根据户型平面及其相互组合方式,将其分为单间联排式、公寓套房式、底排套房式、双拼半独立式和单户独栋式等5种类型,并分别分析了5种类型的特点、适应性和局限性。划分了浙东南地区农村新建住宅的4个不同发展阶段,并揭示了类型与结构形式的关联性。农村住宅类型的发展是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和建造技术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浙东南传统民居是浙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有着自身的特色。气候、地理等生态要素对浙东南传统民居有重要的影响。浙东南传统民居的选址环境、形体布局、结构构架、节点构造、材料利用等方面都体现了对生态的适应。研究浙东南传统民居如何适应当地生态有助于深入认识传统民居地域性。  相似文献   
15.
在近两年的冬夏季节,现场测试了上海高层住宅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了住户的热环境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冬夏两季上海高层住宅的热环境皆处于ASHRAE给定的舒适区之外,实测计算结果与问卷统计结果存在的差异,显示了上海居民对冬季热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研究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和理念,揭示其实质和设计方针,并对两个绿色建筑实例进行分析,探讨绿色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大家对居住条件的要求愈益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有室可居而要求室雅舒适、冬暖夏凉。居住质量(功能合理、户室面积分配恰当、设施配备齐全和内部环境舒适等)成为中心课题。由于能源匮乏、环境污染,再也不能停留于以损耗电煤换取冬暧夏凉,应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18.
温湿度数据实测是居室热环境研究的基本手段,但现有研究存在布点密度低、表达不直观等不足.文章选择上海市安亭新镇多层住宅为实验基地,选择典型户型采用较高密度的布点实测,基于过渡季节的实测数据进行热环境评价和可视化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过渡季节自然通风条件下,住宅室内温湿度处于较稳定的热舒适范围;室内南北空间的温湿度分异现象...  相似文献   
19.
高层住宅的生态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高层住宅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居住在一个远离自然的人造环境中,生态及回归自然引起建筑师的广泛关注,开发商和设计者早已认识到仅依赖消耗常规能源来换取住宅环境的舒适是不合理、不经济及不持续发展的,高层住宅的生态设计技术探讨具有迫切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走向节能建筑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德萱 《建筑》2003,(12):23-23
建筑节能是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目前大规模的住宅建设中,提出了建设生态建筑的要求,节能成为生态理念指导下的技术手段与方法。然而,走向节能建筑之路却对建筑师、开发商及其主管部门带来莫大的困惑,在明确了建筑走节能之路是未来发展趋势之后,我们的工作却举步艰难,而“急功近利”和“赶时尚”的思想又使我们的建筑节能之路走向偏斜。目前无论在房产开发领域,还是在建筑节能的研究领域,存在将节能视为“标签”、“装饰”的浮华之风,而使真正意义的节能建筑失去了发展空间与潜力。一、政府的鼓励与推动中国在世界节能运动中,近二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