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1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以及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井工露天复合开采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通过逐步分析单一井工开采、井工露天复合开采时围岩的破坏模式及变形规律,了解了井工露天复合开采对后期边坡开采的影响和不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边坡开采的破坏模式以及破坏机理。计算结果表明设计边坡能够满足整体稳定要求,但上部平台需要加固处理,下部平台需要进行监测以防滑坡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43.
应变软化现象普遍存在于岩土本构规律中。对这种类型的演化,可通过增量构造曲线斜率的方法进行描述。具体做法是:首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定义一条初值为正、单调递减并最终趋与常值的参考线。其次令所描述曲线由坐标原点开始,其增量斜率由函数值与参考曲线函数值的差决定。通过这样的增量曲线构造,初始时所描述曲线函数值增加而参考曲线函数值减小,当二者相遇时所描述曲线函数值不再继续增加,随后所描述曲线因函数值大于参考曲线而减小,最终所描述曲线与参考线一起达到参考线的稳定常量函数值。这种应变软化型演化规律的描述方法隐含于超固结土的统一硬化模型中(UH模型)。同样利用这种描述方法,可以将UH模型的等向压缩描述扩展为对结构性土等向压缩特性的模拟。  相似文献   
44.
夯扩桩桩端承载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夯扩桩扩大头的形成机理和形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提出了夯扩变形影响半径、桩端承载力计算的经验公式。理论分析结果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为夯扩桩的设计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从烟囱日照温差取值引出了“等效温差”的概念,基于大量的温度实测结果找出了“等效温差”的分布规律,最后给出了日照温差中心偏移的实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6.
原始统一硬化模型是基于在等向压缩条件下土的比体积与压力的对数呈线性关系而建立的。由于v-Inp线性关系在理论上存在某些不合理,Hashiguchi等建议采用Inv-Inp线性关系以消除这些不合理性。基于此,推导出基于等向压缩的Inv-Inp线性关系的统一硬化模型,并通过对两个模型分别进行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的比较,结果表明:在一般条件下两个模型都能合理描述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47.
土的统一硬化模型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的统一硬化模型是以修正剑桥模型为理论基础,以采用统一硬化参数使其简明反映土的剪胀性、以采用变换应力方法使其合理反映土的三维特性为标志性特征,可针对不同类型土的特性,通过对统一硬化参数作适当调整,来建立与其相应的模型。统一硬化模型被发展为黏土和砂土的统一硬化模型、统一硬化超固结土模型、统一硬化K0超固结土模型、考虑砂土软化的模型、考虑土的材料各向异性的模型等十余种模型。这些模型能分别描述土的剪缩、剪胀、硬化、软化、超固结性、初始应力各向异性、材料各向异性、结构性、蠕变压缩和渐进状态等特性以及大应力条件下颗粒破碎和循环加载条件下土的变形特性等。  相似文献   
48.
姚仰平 《岩土工程学报》2008,30(10):1526-1526
<正>由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主办,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的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将于2008年11月5日~7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本次会议将为全国从事岩土本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学者提供一个深入交流、学习的机会,展示我国岩土本构理论及其测试、运用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与新技术,以推动土力学基  相似文献   
49.
K0超固结土的统一硬化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所建立的超固结土模型推广为能够反映超固结土的初始应力各向异性的弹塑性模型。它是通过将潜在强度Mf、特征应力比M和状态应力比ηk引入到模型的统一硬化参数中,使模型具有预测超固结土的初始应力各向异性、剪缩、剪胀、硬化、软化和应力路径依赖性等基本特性的功能。采用SMP强度准则并结合变换应力方法对模型实现了三维化。通过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初始应力各向异性超固结土的应力应变特性。  相似文献   
50.
UH模型在双层地基受力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姚仰平等提出的 UH 模型,将土层的初始超固结比 OCR 引入到 UH 模型的有限元程序中,通过设置不同土层的 OCR 来控制土层的软硬程度,采用 UH 模型的有限元程序对上硬下软双层地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首先将 UH 模型与简化双层地基应力系数法、 Boussinesq 弹性理论计算的附加应力进行了比较,从而证明 UH 模型在分析上硬下软双层地基应力特性方面的优越性,它能够反映上硬下软地基的应力扩散现象;然后用 UH 模型有限元程序计算了土层为不同 OCR 的上硬下软双层地基的附加应力,研究了土层 OCR 对双层地基应力状态的影响;最后对上硬下软双层地基的固结沉降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地基沉降、土体应力应变特性和孔压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