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0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高盐含油废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高盐含油废水,试验结果表明:水解酸化可将废水可生化性提高10.2%.进水盐质量浓度12~18g/L时,系统对CODCr的去除率达到84.5%,油的去除率达到88.4%.系统的耐盐冲击能力较强,低盐冲击对系统的影响要较高盐冲击小.进水盐质量浓度>20g/L时,系统的处理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62.
63.
以上海市两座不同水源的典型水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可生物降解有机物(BOM)和总有机物(以DOC表征)在水厂常规净水工艺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厂常规工艺对AOC、BDOC与DOC的去除能力均不高,且受水温影响明显,两水厂出水均为生物不稳定性饮用水;DOC主要在沉淀单元被去除,BDOC在沉淀、砂滤单元都有去除,AOC则主要在砂滤单元被去除;加氯可造成DOC(或BDOC)向AOC的转化,使出厂水AOC浓度增加,要确保出厂水的生物稳定性,必须同步削减水中BOM与总有机物的浓度.  相似文献   
64.
景观型与蔬菜型水平潜流湿地除磷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殷志平  吴义锋  吕锡武 《化工学报》2016,67(5):2048-2055
利用景观型和蔬菜型水平潜流湿地净化经生化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尾水,进行湿地除磷动力学模型研究。对比分析不同湿地单元的除磷效率。为优化湿地除磷设计,采用一级动力学模型和Monod模型模拟除磷效果,对比模拟准确性,讨论水温、水力负荷与模型反应速率常数间关系,并建立湿地除磷模型构建式。结果表明,景观型湿地除磷能力顺序:美人蕉单元>再力花单元>鸢尾单元,蔬菜型湿地:空心菜单元>茭白单元>番茄单元,除磷效果差异归因于不同类植物的生物量区别。Monod模型(模型效率值ME:0.76~0.86)对湿地除磷的预测较一级动力学模型(ME:0.53~0.72)具有更高准确性。总磷面积去除率随水温的降低而减小,Arrhenius拟合结果表明,美人蕉(θ=1.006)、再力花(θ=1.008)和空心菜(θ=1.006)单元Kmax对水温变化不敏感,水温对鸢尾(θ=1.015)和茭白(θ=1.014)单元除磷效率有较大影响。Kmax20与水力负荷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两者符合乘幂方程(R2:0.657;0.805)关系。考虑了水温和水力负荷因素的Monod模型构建式,对试验湿地除磷预测具备准确性。  相似文献   
65.
多段活性污泥法处理高浓度中药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段活性污泥法处理高浓度中药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尽管进水有机物浓度很高,但该工艺运行稳定,对COD和BOD,的去除率均超过99%,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66.
水生植物滤床提高农村饮用水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对藻毒素和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方面考察了水生植物滤床(HFB)在改善源水水质方面的效果。试验在5月—10月进行,进水为太湖陈东港附近的湖水,采用连续进水方式,水力负荷为1.0 m3/(m2.d),所栽种的植物为水蕹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GC—MS分析中试系统的进、出水水质,结果表明,对总藻毒素TMC-RR和TMC-LR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63.0%和66.7%,且对细胞内藻毒素的去除效果优于细胞外藻毒素。源水经处理后,一部分微量有机污染物和内分泌干扰物被去除,其余物质的浓度明显降低,说明HFB在保障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7.
催化二氧化氯氧化处理难降解废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二氧化氯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体系对比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催化二氧化氯氧化的过程与催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化学氧化处理CODCr为3 500 mg/L的配制难降解废水时, 最佳反应pH为6-8、氧化剂用量为1 000 mg ClO2/L,反应时间为60 min,CODCr去除率可达50%左右;而采用催化二氧化氯氧化处理配制废水时,最佳反应pH为2左右,氧化剂经济用量为800 mg ClO2/L,反应时间为45-60 min,CODCr去除率可达80%以上,去除1 kgCODCr氧化荆费用为3.7元, 废水可生化性得到很大的提高,表明催化二氧化氟氧化法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难降解废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68.
禾草作为人工湿地植物应用较少,研究其应用可行性,对开发新的湿地植物和湿地构型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禾草对污水中氮、磷营养盐的去除能力,选取黑麦草、剪股颖、早熟禾、高羊茅这4种冷季型禾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耗竭法研究其根系吸收PO_4~(3-)-P、NO_3~-N和NH_4~+-N的动力学差异,并与传统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的蔬菜型和观赏型湿地植物作对比。结果表明:黑麦草对PO_4~(3-)-P和NH_4~+-N的吸收具有最大的最大吸收速率(I_(max))和最小的亲和力常数(K_m),净化效果好,适用于修复任何PO_4~(3-)-P和NH_4~+-N浓度水平的污染水体;早熟禾和高羊茅对PO_4~(3-)-P的吸收具有较小的I_(max)和较大的K_m,对于NH_4~+-N的吸收具有较大的I_(max)和较大的K_m,适用于修复低PO_4~(3-)-P和高NH_4~+-N浓度的废水;剪股颖对氮磷的吸收具有较小的I_(max)和较大的K_m,不适合用作湿地植物。与传统蔬菜型和观赏型湿地植物相比,4种禾草对NO_3~--N的吸收效果不显著,黑麦草对PO_4~(3-)-P的吸收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9.
常规净水工艺不能有效去除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MC),对居民健康具有潜在危害。本文采用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去除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HRT为1.5h时,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55.3%和35.1%:MC-RR、MC-YR和MC-LR的去除率分别为60.57%、63.30%、68.79%。原水中较高浓度的易生物降解有机物抑制生物活性炭工艺对MC的去除。  相似文献   
70.
饮用水AOC与BDOC测定方法的比较与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同化有机碳(AOC)和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是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指标。该文简述了AOC与BDOC的含义和关系,总结了AOC与BDOC的测定技术的原理和发展,并对不同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