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工业技术   5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2 毫秒
31.
本文依据国际互联网协议TCP/IP的互连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代理体系结构并讨论了其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32.
双基双凝水泥浆体系固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油田的花土沟、狮子沟、七个泉等区块,地层压力系数低,在钻井过程中常发生不同程度地钻井液漏失、封固不合格,进而造成产层失效等。针对三区块的地质特征,通过对以往完成井声幅值进行仔细分析,并根据大量试验,对原有水泥浆体系配方进行改进,研究总结出用双基双凝(上部易漏层段采用泡沫水泥浆加缓凝剂,下部主力油层段用常规水泥浆加速凝剂)水泥浆体系固井技术。经过18口井的现场应用,解决了以往固井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固井质量合格率100%、优质率77.8%。  相似文献   
33.
综述了美国舰船用钢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其成分体系、工艺技术及典型应用,分析了新一代舰船用钢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我国舰船用钢的主要发展历程,指出了我国舰船用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主要差距。对于新一代极低碳复合析出强化型高强韧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发现,采用极低碳成分并结合控制轧制工艺技术,可以获得强度和韧性的良好匹配。对实验钢的显微组织和析出相进行了检测分析,对强韧化机制进行了初步的阐述。最后,概述了我国高强韧钢生产的关键技术及装备基础。我国自主开发的新一代TMCP工艺技术和装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表明我国新一代舰船用钢由“跟踪”向“自主研发”转变已经具备了坚实的装备和工艺基础。  相似文献   
34.
采用串行外设接口(SPI)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设计了一种能够实现多通道步进电机控制的通用控制器,给出了以S3C2410为控制芯片的Linux驱动的实现方法,试验表明该控制器可以实现对8个步进电机的控制.  相似文献   
35.
面向虚拟样机的层次混合仿真建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复杂虚拟样机在虚拟环境下交互仿真的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实体一骨架混合仿真模型的运动仿真方法。根据仿真过程中的交互要求及虚拟样机模型复杂程度的分析,调整仿真模型的组合表达形式,从而形成由实体模型、关节骨架模型及零件骨架模型组成的混合仿真模型。基于混合模型的运动仿真不但能实现仿真过程中与虚拟样机的交互操作,而且能提高仿真的实时性。相关的方法在虚拟环境产品性能评测的研究与开发中得到实现,并应用到汽车发动机的动力学分析中。  相似文献   
36.
CASELECTSCarbon&GraphiteFibers124:204185c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摩擦和磨损特性JooHJetal.HanigutChaelyoHakhoechi,1995,5(3),316-23(韩)制备了由酚醛树脂作为基体,...  相似文献   
37.
利用压力动态资料估算单井控制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动态压力资料,给出了3种单井控制储量的估算方法,对12口井的14层位的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单井控制储量,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给出了每个层位的储量估算结果。分析认为,该结果比较准确可靠,可作为开发方案调整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8.
聚丙烯酰胺溶液微观流变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振宇  许元泽 《油田化学》1996,13(2):145-148
以聚合物驱油技术为背景,对聚丙烯酰胺水溶液通过微孔介质的流变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所用微孔介质模型为孔径0.2-10μm的聚碳酸酯核孔膜,水溶液浓度50-800ppm,得到了不同浓度、不同孔径下的粘度曲线并进行了流变学分析。聚丙烯酰胺水溶液通过微孔介质的流动有两个重要特性,一是剪切增稠,二是流体力学滞留。对涉及的机理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9.
三种试验用C-Mn钢热轧及轧后的加速冷却实验表明,典型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这种组织不会恶化钢材的塑性指标;贝氏体相变强化效果远高于各种组织因加速冷却而产生的自身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40.
碳材料表面积和孔结构的评价ELFuller.Jretal一、引言惰性气体(N2、Ar、He等)高温吸附提供了一种表面积和孔结构(尺寸、状态以及分布)的检测方法,经典的BET分析方法(1)不能用来检测微孔(<2nm)材料的表面积。因为微孔凝聚作用比单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