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工业技术   10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针对新投产的机组煤耗偏高问题,从管理、设计、运行维护等方面查找原因,同时对燃烧系统、制粉系统运行方式进行了调整,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使煤耗降至合理范围,供同类型锅炉参考.  相似文献   
42.
高水压长期侵蚀、穿越软弱下卧土层复杂多变等特点使得水下电力管廊隧道结构的运营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合理开展健康监测是极为必要的.本文依托苏通GIL综合管廊大直径越江盾构隧道工程,在调研隧址地质条件、设计方案及运营控制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水土压力计算与结构力学性能分析,开展大直径高水压越江盾构隧道结构健康监测方案的研究,确定了...  相似文献   
43.
棉/氨纶针织物的染整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棉/氨针织物染整工艺包括煮、漂、染、印、整等各工序的工艺条件,用料处方以及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44.
管幕内顶进箱涵顶部管幕挠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市中环线虹许路北虹路下立交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在饱和含水软土地层中施工的截面最大的管幕法工程。按箱涵顶进土体开挖过程中前方土体的可能滑动的最不利情况分析了顶部钢管幕的挠度问题,以便在设计时对管幕的挠度以及地面的可能沉降有充分的认识。针对钢管不同部分的受力状况不同,主要按悬臂梁、两端固定梁以及弹性地基梁3种模型分情况对钢管的不同部分进行计算分析,并对该工程的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结果发现当管幕纵向两端自由时在开始进洞阶段钢管上会产生极大挠度,进而对后面顶进过程中钢管的挠曲产生重要影响,整个箱涵顶进过程中钢管的最大挠度出现在两端点处。当管幕纵向两端固定时,钢管挠曲有较大程度地减小,整个过程中最大挠度出现在钢管中点。  相似文献   
45.
在充分考虑岩土介质的各向异性和流变特性基础上 ,建立了层状地基横观各向同性粘弹性位移反分析模型 ;结合上海典型深基坑工程 ,利用遗传算法 ,进行深基坑横观各向同性粘弹性动态施工反演分析 ,利用反演得到的每层岩土介质的弹性模量、粘性系数 ,预测相继施工阶段的结构和土体变形、内力 ,从而为工程的信息化、施工反馈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同时促进了位移反分析的发展。  相似文献   
46.
黄塔(桃)高速隧道零进洞施工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正明  王晓形  刘学增 《山西建筑》2007,33(25):329-330
针对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详细介绍了黄塔(桃)高速公路璜源山隧道零进洞工法施工及其监测,确保了该高速公路与沿线原有自然山水的和谐相融,指出零进洞工法较大地减少了对洞口植被的破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7.
针对穿越60°倾角活动正断层情况,隧道采取节段长度为0.5D(D为隧道洞径)、节段间柔性连接的隧道抗断措施;并对柔性连接隧道在正断层黏滑错动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征进行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距离土体主破裂面1D 范围内,柔性连接隧道衬砌结构的纵向、环向应变变化较大。柔性连接隧道的主要破坏形式为节段间转动和错台,隧道节段连接处发生2处转角为33°和28°的转动破坏,破坏范围为2.5D。在相同条件下,与未采取抗断设计的完整隧道相比:柔性连接隧道衬砌结构纵向应变要小于完整隧道应变,其破坏范围也小于完整隧道的破坏范围。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以对羟基苯甲酸和对苯二酚为原料,用浓硫酸—硼酸共沸催化法合成对羟基苯甲酸对苯二酚酯;再用其与环氧氯丙烷进行反应合成酚酯型液晶环氧——4,4’-对羟基苯甲酸对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PHBHQ)。研究了合成工艺、反应条件、提纯方法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找出了一套合理的合成方案来合成液晶环氧。最后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显微熔点测定仪测量熔点、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9.
高洁  刘学增 《施工技术》2012,41(19):76-78,92
小间距大跨度隧道由于其开挖断面大、间距小以及结构特殊等特点,在左右洞交错开挖和支护的同时,增加了隧道设计和施工的难度.采用某分析软件对某高速公路小间距大跨度隧道的施工全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到双侧壁导坑开挖时的围岩内部位移变化规律,并将其与现场监控量测得到的围岩内部位移进行比较,所得到的结论对隧道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