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井下实际地质特征来确定和控制井眼轨迹的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起来的前沿钻井技术之一。本文重点介绍了青海油田七个泉油田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的部分应用效果。在钻井过程中充分应用新型MWD、LWD,探索出适合七个泉油藏水平井钻井的地质导向技术;利用地质导向配套技术已完成了近10口井的现场试验,最薄油层达到1m,成功地实施了地质导向钻井,为薄油层、厚油层顶部剩余油等复杂油气藏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位置服务发展引起的隐私泄露问题已不容忽视。基于语义的位置隐私保护是位置隐私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总结了近年来基于语义的位置隐私保护研究工作,包括隐私保护设计中的关键因素、语义保护可行性、相关概念等;随后讨论了基于语义的位置隐私保护机制、语义相似度测量方法、隐私保护度量方法等;最后展望了基于语义的位置隐私保护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项目的地质研究、方案设计、试油、措施分析、试油结论与建议进行系统分析,特别是试油结论与建议部分为总结的精华,发现了油田砂体分布及油田分布规律,认清了储层特征,基本阐明了“多数探井口口见油而不产油”的现象,并为红柳泉油田今后的开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通过红柳泉油田E3^1沉积背景、沉积相、钻井和地震沉积相分析研究,总结了红柳泉油田E^31沉积演化特征及沉积模式,确定有利的沉积相带。  相似文献   
15.
二嗪磷别名二嗪农、地亚农,是具备触杀、胃毒和一定内吸作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广泛应用于菜青虫、地下害虫等多种害虫的防治。但在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二嗪磷被列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因此针对该农药的检测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围绕二嗪磷残留的气相色谱法分析开展了深入研究,同时就国标GB/T 5009.107-2003植物性食品中二嗪磷残留量的测定方法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了确认分析,希望研究内容能够为二嗪磷农残检测在领域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赤铁矿磨矿效果,以鄂西某赤铁矿为研究对象,结合赤铁矿浮选所用常规调整剂,选取碳酸钠、石灰、六偏磷酸钠三种药剂,研究它们在不同磨矿浓度及不同用量条件下对赤铁矿磨矿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药剂对赤铁矿磨矿效果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六偏磷酸钠、碳酸钠、石灰,且石灰过量反而会恶化磨矿指标。六偏磷酸钠或碳酸钠在磨矿浓度为60%时,磨机排矿产品中-0.074 mm粒级产率最高;石灰在磨矿浓度为50%时,磨机排矿产品中-0.074 mm粒级产率最高。在高磨矿浓度下,药剂对赤铁矿磨矿作用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在试验最高磨矿浓度(70%)时,磨机排矿产品中-0.074 mm粒级产率提高的幅度较磨矿浓度为60%和50%都要高。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下行同步在低信噪比和大频偏环境下成功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同步信号块(SSB)检测算法及改进的混合相关同步算法。在无先验信息的情况下,利用最大自相关准则和循环前缀的特性对无线信号进行分段,生成数据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适用于检测承载SSB信号片段的CNN,对任意一个SSB进行检测,实现了SSB目标区间的快速定位,减少了相关过程中的搜索范围。进一步使用改进的混合相关算法,在目标区间完成主同步信号定时同步及频偏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SSB检测率和定时同步性能,能够有效抵抗噪声和频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中通过研究采用非金属材料弹带替代炮射导弹金属弹带材料.根据弹丸初始启动压力推导公式和材料性能及该导弹的特征值,对弹带进行了设计和计算.最终提出的弹带设计方案,可以为该型炮射导弹弹带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七个泉油田Ⅱ区块V油组是2003年在116—8井发现油层的,并116-8井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底累计生产原油1100多吨,2003年对七116—8井进行电测解释过程中,对V油组解释出油层(V-9、V-10),由于在测井曲线上V-10层出现自然电位反向,所以在以往解释过程中未对这些层解释,究其原因是因为矿化度差异大导致电位反向,2004年新钻七114-12井对V油组油层投产后无产量,出水带油花,压裂后日产油0.4吨,说明解释结果正确。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降低褐铁矿型红土镍矿烧结碳排放,促进其烧结矿中液相的形成,加强其烧结矿的结构强度,本文采用无碳烧结方法,并基于热力学分析,对该红土镍矿在无碳烧结环境下不同温度、碱度条件的烧结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碳烧结温度对其液相生成量有显著影响;碱度的提高可促进Fe2O3进一步熔解进入液相中,铁酸钙类矿物逐步上升,尖晶石类矿物逐渐减少;在碱度高于1.6时,无碳烧结矿随碱度的升高出现了更多的孔洞与裂缝;相同碱度条件下,无碳烧结能够生成足够多的主要液相组分(尖晶石类矿物),其烧结矿微观结构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