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7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66篇
工业技术   263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12篇
  1973年   5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01.
为了解决钢桥面刚柔复合铺装层间粘结材料失效问题,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性环氧沥青、二阶反应型防水粘结剂和反应型粘结防水剂三种防水粘结材料,进行施工和易性能、耐高温性能、低温柔韧性能、粘接性能及抗剪性能试验.对比分析各项性能,并分析不同洒布量和温度对三种防水粘结材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防水粘结材料的施工和易性能...  相似文献   
102.
强化学习能够在动态复杂环境中实现自主学习,这使其在法律、医学、金融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但强化学习仍面临着全局状态空间不可观测、对奖励函数强依赖和因果关系不确定等诸多问题,导致其可解释性弱,严重影响其在相关领域的推广,会遭遇诸如难以判断决策是否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要求,是否准确及值得信任等的限制。为了进一步了解强化学习可解释性研究现状,从可解释模型、可解释策略、环境交互、可视化等方面展开讨论。基于此,对强化学习可解释性研究现状进行系统论述,对其可解释方法进行归类阐述,最后提出强化学习可解释性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3.
为提高胶原基生物材料的热稳定性,同时保持胶原自身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首先以安全无毒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为固定浴,通过湿法纺丝制备胶原纤维丝材料,以增强热稳定性和抗拉伸性能为目标,优化了制备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紫外辐照,提高了胶原纤维丝的热稳定性和耐酶降解性.最后,通过体外酶降解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探索了胶原纤维...  相似文献   
104.
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旋流分离器内三维两相流场作了数值模拟,给出了压力、速度、湍流动能和湍流耗散率等参数的分布。结果表明流体速度从中心沿径向逐渐增大,在旋流器壁面附近又逐渐降低,湍流动能、湍流强度以及湍流粘度均沿径向先增大然后逐渐减小,而湍动能耗散率的变化是沿径向先增大然后逐渐减小,在壁面附近急剧增大。同时对不同粒径颗粒的运动轨迹进行了计算和讨论。计算结果表明,粒径较大的颗粒大多进入到底流口,而粒径较小的颗粒大多进入到顶部溢流口。而粒径为100μm的固体颗粒100%进入底流,与从进口面不同点进入无关。  相似文献   
105.
根据监测资料分析X7-30区块的套损类型、损坏程度及变化规律;确定该区块套损受力方位、导致套损的因素;列举了套损预防措施的制定及区块套损防治措施效果的监测等方面的例证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6.
围绕往复压缩机管道系统的振动及疲劳破坏问题,利用基于有限元的管道分析软件CAESARⅡ,建立了往复压缩机管道振动及应力分析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恰当的边界条件,并对往复压缩机管道模型进行了求解,获得了管道系统的振动模态和应力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7.
别嘌呤醇合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本美  张智勇 《化学试剂》2007,29(10):635-636
以氰乙酸乙酯和原甲酸三乙酯为起始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经改进的方法与文献相比,产物处理简单,反应产率高,总收率达53.7%,含量≥99.5%。  相似文献   
108.
以氰乙酸乙酯和溴乙醛缩二乙醇为起始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与文献相比,产物处理简单,反应收率高,总收率达42.3%,含量≥98.5%.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T产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