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文中提出在一个 3自由度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压实机构的一种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基础上 ,通过计算机仿真 ,研究了该压实机构中的前后压实梁、振捣器和熨平板平台自身的振动规律 ,并讨论了构成这些振动信号的有关成分随激振油缸脉冲频率、振捣器振捣频率等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章群  严世榕 《机电工程》2016,(12):1506-1510
针对纯电动汽车上动力锂电池等效模型参数辨识的问题,以某纯电动汽车的由87个单体串联的84 Ah的镍钴锰三元锂电池组为研究对象,基于市区行驶的电池数据,选用了二阶RC电池等效模型,辨识了等效模型的参数。基于整体电池数据,选取出了8段在连续的12个(及12个以上)采样周期内相邻两个采样点的电流变化绝对值超过0.2 C的电池数据段,分别对初始开路电压最大和最小的单体进行了参数辨识。以最小二乘法对电流连续变化最长的一段电池数据段作为参数辨识的结果,并结合整体电池数据对辨识得的结果进行了参数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开路电压最大单体的绝对误差平均值为3.62%,初始开路电压最小单体的绝对误差平均值为3.24%,满足工程要求,可运用于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严世榕 《机械设计》2004,21(Z1):112
将筑路过程的材料弹性系数视为正态随机分布的,在此基础上,将振动压路机视为一个2自由度线性随机的动力学系统,借助于计算机仿真,对其进行了理论研究,揭示了其随机响应过程,以及自相关函数等.  相似文献   
14.
介绍运用ADAMS虚拟样机分析软件对汽车前束角变化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汽车长短臂结构的悬架模型,将该模型放置仿真测试平台进行跳动工况模拟实验,并研究分析汽车方向盘在不同角度时,对悬架前束角的影响变化曲线,为汽车工程领域相关分析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振动压路机在压实过程中会发生振动轮跳离路面的情况,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动力学分析,以了解发生跳起的条件及其相应运动学特征和参数的变化,通过分析发现,当激振动力增大或被压介质刚度增大时,会发生轮子跳起现象,此时振动周期与激振力不同,运动也比简谐运动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斜井提升钢丝绳振动过程与托辊的相互撞击作用,发现这会产生一种非线性振动。本文提出一种分析方法,并借助它,发现该种非线性振动导致一系列弦的分岔运动。由于这种分岔运动是有害的,建议采用一些办法加以避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变结构控制技术,设计出在预定加速时间内,既使提升系统达到预定的运动状态,又使加速过程中的时变的提升系统的振动为最小的单容器提升系统加速过程的控制算法.计算机仿真表明,这种方法十分明显地降低了加速过程系统的动力学响应.  相似文献   
18.
严世榕 《计算机仿真》2006,23(5):234-237
该文研究了一种汽车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并借助于一个二自由度的汽车动力学模型,探讨了该模糊自适应控制技术在汽车车身主动减振方面的控制问题。在测得汽车垂直振动强度,行驶速度等条件下,在保持各个状态变量和控制量的模糊集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自动调整模糊集的相应大小与相应中央位置,仿真研究表明,该自适应模糊控制器使汽车在不同路面波度大小,行驶速度等情况下的车身振动强度均能大幅度下降,达到主动减振的目的。其原理与方法可用于研制简单可靠的模糊控制主动悬架。  相似文献   
19.
振动压路机的一种非线性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借助本文提出的一种非线性的动力学模型,讨论了振动压路机在该种非线性状态下的动力学特性。通过仿真,本文发现,路面的弹性系数与阻力系数的变化对压路机的运动特性影响极大。本文的力学模型、方法与结果对振动压路机均是新的,对设计生产部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本文作者提出的卫个3自由度的摊铺机压实机构的一种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分析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压实机构中的一个产夺捣器的几个参数对压实机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弥补了迄今尚未研究振捣器运动规律的不足,以及因忽略振捣器对压实机构有关部件动力学特性岙 得不完整的结果的缺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