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8篇
文化教育   217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Although research has demonstrated a strong linkage between meaning of life and positive emotion,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is association in the context of accultur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edictive effects of meaning of life and acculturative stressor on positive affect in a sample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Australia and Hong Kong, and to compare these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Four hundred mainland Chinese postgraduate students at six universities in Hong Kong and 227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in Australia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that included measures of acculturative stressor, meaning of life, positive affect, and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The analyses revealed that (1) meaning of life had a strong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predict positive affect in acculturation, and acculturative stress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positive affect within both samples; (2) social interaction ha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positive affect in both samples, and academic work served 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predictor of positive affect in the Hong Kong sample; and (3) meaning of life was found to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ulturative stress and positive affect in both sample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2.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安徽省业余体校的田径运动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安徽省业余体校田径运动低谷徘徊的问题主要是:各项制度不完善、忽视运动员的优势和教练员的主观积极性、经费短缺等,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帮助安徽省田径运动走出困惑,对安徽省田径运动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3.
企业并购相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企业并购未来研究方向,运用统计分析法,从文献检索统计、并购理论以及并购绩效研究等视角,对国内外企业并购相关研究进行了统计分析,侧重回顾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1990年以来,有关企业并购的英文期刊文献多达1 018篇,其中40篇是探讨中国企业并购的。西方国家并购较早出现,理论相对丰富,大致形成了以西方企业为主的并购动因、并购效应等理论体系,国内则相对较少。学术界多运用事件和财务指标研究法来考察并购绩效,但是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以及财务指标的可取性有待进一步验证。21世纪以来,企业并购重组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国内资本市场发展不够成熟,难以做到资产的有效配置。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了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与主题。  相似文献   
64.
期刊论文开放存取(OA)平台已成为科研工作者获取学术信息的重要渠道,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可以为我国期刊论文OA平台建设提供有益借鉴。通过专家访谈及问卷调查法,构建了期刊论文OA平台受众满意度指标体系,并基于网络分析法(ANP)给出一种期刊论文OA平台受众满意度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以10个管理科学核心刊物为例,对其OA平台的受众满意度予以了系统评价。案例应用结果表明,所给出的评价方法是可行的、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5.
冯海红  曲婉  孙启新 《科研管理》2015,36(10):66-76
本文以2012年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家的教育背景和从业经历等对企业创新策略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模式在企业家先验知识对创新策略选择的调节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的高学历和理工科背景对企业的创新决策和创新风险偏好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在公司治理模式调节变量作用下,企业家从业经历对企业创新策略选择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6.
成才必先成人,成人必先懂德,而孝为入德之门也。通过对安徽工程大学大四学生的孝心观和孝行状况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养亲、悦亲、敬亲三个方面态度明确,但实际行动中存在各种问题。对于大学生孝行状况的改善不仅需要学生工作者进行正确理论引导,还需要大学生自身强化行孝意识,坚持发扬和践行孝道。  相似文献   
67.
根据信任的特点,将消费者电商平台信任划分为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两个维度,构建了网络谣言影响消费者电商平台信任的概念模型,提出了假设,通过实证分析对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网络谣言的内容特性、交互性和传播介质正向影响认知信任,信息环境负向影响情感信任,交互性、意见领袖和传播介质正向影响情感信任,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直接制约着消费者电商平台的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68.
"素质+技能"已成为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识教育不是与时俱进的时髦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通识教育经典和核心的东西是人文精神和思想的教育。通识教育功能上的独特之处在于融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精神教育于一体;图书馆由静态的信息服务职能向动态的教育职能转变,其教育职能具有持久性、综合性、基础性的特点,更接近实现通识教育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69.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核心,打造应用型制药工程专门人才为目标,对工程实训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做出了全面的改革和实践探索。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的实训课程体系,并对工程实训中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案以及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70.
毫米波被动成像具有全天时工作能力。与红外、可见光成像相比,其不足之处是分辨率较低,不能完全反映场景与目标的细节情况。采用小波域正则化方法,首先对毫米波图像进行小波域局部噪声方差估计,然后用自适应正则化方法重构超分辨率毫米波图像。毫米波图像处理的实验证明,该方法消噪效果明显,能锐化图像,保持图像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