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文化教育   1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近年来,持续迭代建设的高校教育信息化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育人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但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资源供需失衡、评价结果失准、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此,高校应对未来信息化赋能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局性顶层设计、深度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治理、扩大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供给、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机制。基于此逻辑进路,高校信息化赋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搭建与之相适应的智能化底层环境、建设场景化教育数据中台、打造数据化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完善技术支持与保障体系。同时,高校还需着力提升教师数据素养、创新优化建设体系、探索精准思想政教育模式和重视数据隐私安全,以期系统性推进未来信息化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更好地深化落实“三全育人”任务。  相似文献   
82.
83.
唐纳德·伊利是一位国际知名的教育技术学者与学术领袖。该文评述了伊利在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等方面的主要贡献,对其学术生涯与学术思想进行了重构和解读,探讨了其职业生涯与学术思想对未来的启示,并指出了其学术生涯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84.
唐纳德·伊利是一位国际知名的教育技术学者与学术领袖。该文评述了伊利在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等方面的主要贡献,对其学术生涯与学术思想进行了重构和解读,探讨了其职业生涯与学术思想对未来的启示,并指出了其学术生涯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85.
"基于设计的研究"是学习科学在研究方法论上的一个重大创新.本文以"基于设计的研究"的两大先驱及其经典研究为线索,追溯了其孕育与诞生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从两大教育研究传统的碰撞与融合这一角度解读了"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基本特征、理论框架与关键范畴及其背后的工程学隐喻,最后展望了"基于设计的研究"要想成为一种成熟的教育研究方法论在未来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86.
21世纪以来,基于笛卡尔理性主义知识观的离身型学习文化日益受到质疑,认知科学和数字技术的进步正在催生具有具身性质的新型学习文化。这种学习文化呼唤学习环境的具身转变,并要求建立一种突破“机械”隐喻、有生命、可进化的新型学习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环境要素及其关系混沌而有秩序、复杂而有结构,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双向建构、互利共生,共同构成了一个适应性强、开放性好的整体系统。美国技术哲学家伊德在吸收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等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具身的观点。本文认为,具身学习环境的营造需要通过具身技术来实现,并从技术具身观点出发,对人与技术之间的具身关系、技术的文化嵌入性、赛博学习空间的具身建立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总结出以下四点具身学习环境的构建原则:1)尽可能多地“吞噬”学习者的各种不同知觉体验;2)设计并运用与所学知识概念相符的动作;3)让学习者在直接体验某一现象基础上进行深度学习;4)充分利用各种代理实现学习者知识理解的具身化。  相似文献   
87.
人工智能教育是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培养具有人工智能教育素养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是提升人工智能教育水平、培养智能时代创新人才的关键。结合人工智能教育未来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重构人工智能教师培训体系,促进人工智能教师可持续专业发展的建议:更新教育理念,重构培训目标;打造智能环境,支撑精准培训;注重培训分级,创新培训方法;加强效果评价,提升培训效益。  相似文献   
88.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反复把在线教育推上了舞台,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MOOCs课程,但高辍学率、低持续性、低参与度等在线学习持续力较差现象接踵而至。研究基于扎根理论,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对42名MOOCs学习者进行深度访谈,利用NVivo12对MOOCs学习者在线学习持续力的影响因素进行质性分析,系统地归纳了4个方面、11个维度的MOOCs学习者在线学习持续力的影响因素。文章发现MOOCs学习者自身因素是影响MOOCs学习者在线学习持续力的根本原因,课程、环境、教师等外部刺激因素通过影响MOOCs学习者在线学习的学习动机、学习投入、自我调节能力等内部机体因素,继而影响其在线学习持续力。最后,基于S-O-R范式构建了MOOCs学习者在线学习持续力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89.
孙华  郑旭东 《未来与发展》2022,(1):95-100,50
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人工智能教育是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的重要途经,造就一批具有人工智能教育素养的高素质教师是提升人工智能教育水平,培养智能时代创新人才的关键.在对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教师教学实践的基本状况及其对培训的未来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作者提出了重构人工智...  相似文献   
90.
STEAM教育的本体论承诺,即其寄托在学习者身上的全部追求,是像艺术家一样去想象以展现自我的真实,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以彰显理性的权威,像工程师一样去行动以释放知识的力量,像正常人一样去生活以汲取生活的滋养,从而真正实现教育过程中真、善、美的统一,破解工业时代异化的教育造就异化的人这一历史难题,让教育在21世纪人类文明创新发展的新历史进程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