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3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依据几年来在就业办的工作经验,结合创业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要求,就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中职学生,学校应如何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及扩展学生的视野,在校园内或课堂上适当开展模拟创业活动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
总结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管理、使用、维修、改进和自制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24.
随着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一期、二期工程及国家寄宿制工程的实施,新疆兵团农十师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中小学校的实验设备得到了补充完善。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实验教学硬件的加强,使得中小学实验室的使用、管理、维护工作越来越多样化,对实验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管理好实验室设备,使实验室成为学生增长知识,增长智慧的基地,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作  相似文献   
25.
甘玲 《科教文汇》2008,(28):263-263
语言中的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部分。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几乎可以出现在任何的书面,口头的语言中。语码转换形式多样,本文中列举了会话、网络文章、流行歌曲中的例子。语码转换就象音乐中的Hip—HoP是时尚的,反传统的,所以它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它是个性的,可以成为每个人的idiolect。语码转换产生的原因也是多重的,复杂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人际交往密切的结果,它也可能是人们内心中对巴别塔的向往,即能够理解世界的语言,与各族人交流,有统一的语言;  相似文献   
26.
甘玲 《科教文汇》2012,(1):122-123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从做中学",是从体验——反思——理论——应用——体验的循环模式。听力是属于接受技巧,要求听者运用所有的语言知识、经验与所听到内容调和从而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教师在听前训练中引入对话环节,听中运用从上至下、从下至上的程序,即从语法、词汇、结构和语境、背景两方面进行教学。最后运用突显原则,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掌握文本大意。  相似文献   
27.
当前被严重边缘化的文学学者们被迫从已有的文学文本上转移,把眼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文化领域,试图重新进入学术中心,试图用文化研究替代文学研究。关于文学性的论争成为文学学科问题的焦点,学者们试图证明文学性扩张的合理性。文学整个学科也因此改变了学术边缘化的地位,但是文化研究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文章从文学性的迁延当中来梳理文学学科建制中的一些问题,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8.
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永恒追求的育人目标。为此,各高校都把健全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重要发展任务。本文首先通过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四点内容,指出应该围绕人才评价体系来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而后从三个方面阐明了当前脱离人才评价体系指导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甘玲 《海外英语》2012,(17):262-263,269
Integrating aesthetic ingenuity and intellectual innovation into the artistic style of poetry,poets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brought about Metaphysical conceits to the English literature arena.This study aims to review the origin of Metaphysical poetry,contrast Metaphysical Conceit with Petrarchan Conceit in their ways of comparison,and probe into the influence it exerted over the modern English poetry.  相似文献   
30.
甘玲 《中学文科》2006,(3):81-82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中国网民的数量已超过2000万,其中18岁以下青少年约中五分之一。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优点、又有信息量大,传播及时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有助于中学生认识他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变化。上网学习、娱乐、获取信息、沟通情感,成为中学生课余生活的新时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