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文化教育   1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01.
产卵和孵卵观察记录时间:2003年5月11日地点:教学楼二楼阳台对象:鸟窝人员:冉茂琳李文清林安盈情况记载在阳台上的玫瑰花丛与朱顶红之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内径7.1厘米,外径13.1厘米,深4.5厘米,由大量枯茎、枯草、苔藓、细树枝和少量毛发搭成的杯形鸟窝。  相似文献   
102.
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短波以其优越的传输性能,在民用通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军事通信的主要模式手段之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着通信领域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致使超短波通信的发展日新月异。然而,当今用频设备日益繁多,电磁环境日趋复杂,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超短波通信都遇以了前所未有干扰空间,因此加强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3.
论人文社会科学在理工科院校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融,是当今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更是高等院校改革的焦点所在.为此,必须进行教学、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三个方面的渗透与融合,加快人文社会科学在理工科院校的发展,建立人文教育体系、促进文理渗透,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重要意义.理工科院校近几年在人文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在师资队伍培养、教学设置、培养计划、教学要求、课程比例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对于理工科院校的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4.
12年前从利兹联叛逃到曼联的明星是埃里克·坎通纳,现在轮到了阿兰·史密斯,两人都堪称暴徒,只不过坎通纳的艺术细胞更浓厚,而史密斯的冲击力更强盛。 坎通纳的叛逃是源于他对曼联的热爱。坎  相似文献   
105.
情感是人的心理结构的核心成分,而大学生的情感活动具有加强和推动心理活动的调节功能,在思想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本文在分析了大学表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如何有效地发挥在思想教育中的先导作用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6.
李文清 《科教文汇》2008,(10):128-128
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素质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篮球运动作为篮球教学内容的主要手段之一和篮球运动本身的特点的多功能性,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7.
高校实验室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模式的改革已是很迫切的要求.在建立新的管理体制的同时,借助现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利用基于校园网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为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探索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8.
如果说阿根廷人把足球当作生命的话,另一个足球王国巴 西,却一直把足球当成游戏,有一句广告词叫"就是要,玩 花样",放在热情奔放的巴西人身上,就太合适不过了。  相似文献   
109.
基于编辑角度的科技论文创新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创新性是科技期刊应对竞争的需要,创新性评价能力是科技期刊编辑创造力的体现。科技期刊编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对科技论文的创新性进行评价:1)对稿件来源进行分析;2)对作者信息进行分析;3)用逻辑方法分析;4)用现代检索手段评价;5)通过引文评价;6)凭借审稿专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但是数学教学要完成的任务之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成绩体现.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它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计算能力的提高.因此.培养聋哑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从一年级开始抓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