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18篇
  免费   2239篇
  国内免费   1465篇
工业技术   21722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360篇
  2022年   757篇
  2021年   1072篇
  2020年   752篇
  2019年   511篇
  2018年   496篇
  2017年   561篇
  2016年   480篇
  2015年   828篇
  2014年   1044篇
  2013年   1255篇
  2012年   1507篇
  2011年   1595篇
  2010年   1407篇
  2009年   1407篇
  2008年   1420篇
  2007年   1427篇
  2006年   1166篇
  2005年   980篇
  2004年   754篇
  2003年   459篇
  2002年   454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2A12铝合金Φ550mm圆铸锭在挤压后,发现有光亮晶粒而导致挤压棒材报废。通过对铸锭光亮晶粒产生原因的分析,采取了防止其产生的措施,最终避免了光亮晶粒冶金缺陷。  相似文献   
142.
3种分散剂对ITO浆料稳定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3种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柠檬酸三铵、β-丙氨酸),通过球磨分散法制备ITO浆料,通过考察球磨分散时间和分散剂量对ITO浆料稳定性能的影响,分析比较不同分散剂对浆料稳定性作用,并探究其分散机理。结果表明:3种分散剂分散机制均为静电和空间位阻稳定作用;在相对ITO粉体质量比为5%、最佳球磨分散时间为48 h时,在15 d内ITO浆料的RSH可维持在10%以内;3种分散剂对ITO浆料稳定性的影响由强至弱的顺序为:聚乙烯吡咯烷酮>β-丙氨酸>柠檬酸三铵,与其在溶液中酸碱性强弱顺序一致,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3.
The oxidation of two two-phase ternary Fe-Cu-Al alloys containing about 5%(mole fraction) aluminium, one Fe-rich and one Cu-rich, has been studied at 900 ℃ in 1~105 Pa pure oxygen. The Fe-rich Fe-15Cu-5Al alloy presents two quasi-parabolic stages, with a large decrease of the parabolic rate constant after about 50min. The presence of 5% Al greatly reduces the oxidation rate of this alloy with respect to a binary Fe-Cu alloy of similar composition by forming an external protective Al203 layer, which is present near the scale/alloy interface. Due to the high stress-growth effect, this thin Al203 layer cannot completely prevent further oxidation of the alloy underneath. On the contrary, the Cu-rich Fe-85Cu-5Al alloy presents a single parabolic stage and forms a thick and porous external scale, coupled to the internal oxidation of Fe and Al. As a result, the oxidation of Cu-rich alloy at 900 ℃ is much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Fe-rich alloy.  相似文献   
144.
以反应烧结的O-′Sialon和金红石型TiO2为研究对象,设计制备了TiO2/O-′Sialon扩散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等方法,对扩散偶的扩散界面及垂直于界面的断面进行了物相分析、形貌观察及元素面分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TiO2/O-′Sialon界面反应过程。XRD结果表明:TiO2与O-′Sialon在界面处发生反应生成TiN和SiO2,但在1200℃时扩散反应程度微弱,界面处存在Sm2O3偏析,并且与SiO2生成Sm2Si2O7;SEM照片显示TiO2/O-′Sialon界面处存在不规则硅酸盐熔融层;EP-MA元素面分布分析表明Ti、Si等元素富集于硅酸盐熔融层内,只有微量元素扩散至基体内。综合分析结果得出,TiO2/O-′Sialon界面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物理接触阶段、熔融层形成及元素富集阶段、熔融层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145.
段良鹏 《铸造技术》2006,27(3):299-300
切分轧制技术是近年来应用于棒材连轧机的一种新兴技术,目前已获得广泛应用[1]。切分轧辊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轧制量的高低和轧材的表面质量,且切分轧辊在实轧过程中,受到较强的冲击力,尤其是被轧材包裹起来的“刀刃”部分,水冷条件较差,轧辊非常容易出现疲劳裂纹和掉块。现用低钼高铬针状贝氏体球铁切分轧辊使用寿命较低,无法满足钢厂的生产要求。为了提高切分轧辊的使用寿命,本文对切分轧辊材质进行研制。1产品试制1.1轧辊材质化学成分的拟定通过对使用情况和文献资料分析得知,满足切分的轧辊应具备如下要求:辊身石墨状态应球化良好,组织…  相似文献   
146.
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对新鲜的离体猪肉进行辐射,并通过B超获取辐射前后的超声图像。采用二维离散Walsh变换法,从辐射前后的超声图像的差图像中分离出低频分量,作为反映温度信息的参数。选取确定系数作为衡量误差的参数,通过曲线拟合,发现二维离散Walsh变换直流分量与温度呈近似线性关系,且多组数据的斜率非常接近,与传统的灰度均值测温法相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误差更小,温度分辨率更高,使用正交矩阵变换,符合计算机语言的逻辑,仿真检测时间较短,在实际应用中能为超声无损测温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7.
基于制备得到的微型碳纳米管NH3传感器,研制了一种便携式气体浓度检测系统。此系统由恒流源驱动,通过微控制单元实现自动检测。为了便于安装、维修与调试,该系统所有电路均采用模块化设计,检测系统可以比较精确地测量25 kΩ以内电阻的变化,可以精确检测5×10-6~50×10-6范围内NH3气体浓度。  相似文献   
148.
内核移植工作是一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各项配置较为复杂的工作,故提出一种依据内核本身特性实现内核更新的方法.现有大部分内核移植的方法需要利用module-init-atools、mkinitrd、lvm2和device-mapper等工具进行,而该文提出的移植方法摒弃了外部工具,依据内核自身特点实现新内核更新及其策略保护.首先,进行内核的配置,对必要模块进行分析配置;然后利用内核特性进行的模块化编译和grub界面分析;再次,鉴于对内核的健壮性要求,采用改进后MD5算法机制实现对内核的保护.最后实验研究表明,该内核移植方法便捷实用,优化的保护机制对内核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9.
针对当前室内无线定位信号强度易受干扰、设备部署维护成本高等缺点,以及手机在室内航位推算过程中定位误差随时间累积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粒子滤波磁场匹配的室内定位方法。相比于传统的航位推算方法,通过改进步态判断方式,并提出了动态步长估计算法和卡尔曼滤波航向估计算法,有效减少步态误判和定位误差。同时通过结合航位推算位置选择粒子滤波算法中的重采样区域,加快粒子收敛速度。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际室内环境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定位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定位误差,并实现2米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50.
在太阳能无人机飞行俯仰控制的研究中,为更好地满足太阳能无人机长航时的飞行要求,提出一种采用由多螺旋桨差动推力产生俯仰力矩从而达到俯仰控制效果的新型控制方法。太阳能无人机机翼的柔性结构特点造成飞行过程中螺旋桨产生纵向位移,为多螺旋桨差动控制提供了基础。由于多螺旋桨是过操纵机构,引入加权伪逆方法对多螺旋桨输入冗余进行控制分配,并与传统的升降舵LQR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多螺旋桨差动推力俯仰控制方法能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且比传统升降舵控制更符合太阳能无人机飞行特点和可靠性要求,为太阳能无人机实现无气动舵面飞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