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工业技术   49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区域分割的自适应反锐化掩模算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针对线性反锐化掩模法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分割的自适应反锐化掩模法,利用像素局部方差将输入图像划分为平滑区、中等对比度区和高对比度区,根据像素(x,y)所属的区域类型,自适应确定其局部灰阶变化率增益系数α(x,y)及期望的输出局部灰阶变化率Hd(x,y),并导出增强系数K(x,y)。对一幅胸片图像进行处理,并与其它几种反锐化掩模法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获得较好的边缘增强效果,且有较强的噪声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32.
数字CR(Computed Radiography)医学放射图像以其高灰阶分辨率、强大的计算机图像后处理功能、小辐射剂量、无胶片诊断、异地会诊等优势,已成为医学成像技术新的热点。然而在成像过程中,由于人体结构和组织的复杂性以及成像系统中的X线散射、电器噪声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图像质量的下降,主要表现为细节模糊、对比度差,要对其进行增强处理以改善其视觉质量,便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而目前通用的CR图像增强方法对比度和噪声增强过度,丢失细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邻域标准差与均值之比自适应增强算法。算法能根据CR图像的邻域标准差与均值之比来调节增强程度的加权因数k,从而自适应的增强CR图像的边缘细节。实验证明,该算法处理后的CR图像细节丰富,信噪比高,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是一种有效的适合CR医学放射图像的自适应增强算法。  相似文献   
33.
多线程技术在实时测量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时测量系统具有很高的实时性要求,多线程技术以其能同时执行多项任务、最大程度利用多处理器性能的独特优点很好地满足了这一要求。在角变形实时测量系统中采用了多线程的编程方法进行程序设计来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取得了很好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34.
小波变换在多光谱图象压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载高分辨率成象光谱仪所记录的数据量很大,而采用普通的压缩方法其精度满足不了事后处理的要求。因此利用小波变换,将图象分解成不同的频率区域,再根据多光谱图象的特点进行编码压缩,较好地完成了压缩编码的任务,与通用的压缩方法相比,不易产生细节模糊,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35.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医学图像处理方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在数字化X光影像仪中,医学图像经处理后供医生进行诊断用。由于图像信息是通过人的视觉来获取的,所以在图像处理中,应充分考虑人眼的视觉特性。从人眼视觉的生理特性和人的心理特性出发,对图像的灰度分辨能力和图像结构的敏感性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总结了视觉的有关规律,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和具体实现方法,并实际应用于X光图像处理系统中,提高了图像质量,使人眼理寻获得所需信息,增加了医生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6.
针对激光回波脉冲窄、弱等缺点,提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检测目标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对激光回波弱信号进行滤波,然后利用激光回波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对滤波后的潜在目标进行目标匹配,检测出目标,整个系统采用高速数宁信号处理器(DSP)实现相应的算法,采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设计接口电路,降低了电路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该处理方法不仅提高了激光测距的作用距离和测距精度,而且实现了激光测距仪的小型化。  相似文献   
37.
简述了计算机X光影像仪(CR)的特点,介绍了CR系统中X光图像的数字化方法,给出数字化后的X光图像数据采集的硬件电路.简要说明了Windows NT及其核心模式驱动程序的结构,阐释了在Windows NT下I/O请求的工作原理.利用NT DDK开发出计算机X光影像仪图像采集卡的核心模式设备驱动程序,通过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对X光图像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存储,经长时间的实验证明该方法可行、可靠,完全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38.
基于Client/Server模式下实现大数据量文件的传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数字X光影像仪(CR)图像数据每幅高达21MB,需在两套计算机之间进行如此大数据量的传输,以往多使用并口进行传送,数据率仅为500KB/s,不能满足快速传输的要求,为此,将图像采集系统作为客户机,图像处理工作站作为服务器,构成Client/Server(C/S)模式,讨论了分布式结构、Winsock通信机制核心技术,利用VC++编写了通信程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C/S模式,实现高达21MB的大数据量文件无差错快速传输,仅需2s。  相似文献   
39.
论述了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准实时编码压缩的原理以及在工程上实现的方法。文章依据信息理论,根据SAR图像特点,阐述了三种编码压缩的设计方法,并从中选出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硬一软件相结合的最佳编码压缩方案,实践表明,该方法可在80秒时间内对一幅2048×2048的SAR图像进行编码压缩,压缩比大于10,系统信噪比大于35db,很好地满足了工程任务需要。  相似文献   
40.
本文讨论SAR光学处理器电子控制与显示系统.这套系统中含有将张力误差控制在±10g以内的胶片张力控制,它是带有AGC的位置控制系统.确保数据输片机和图像输片机跟踪精度优于0.5%的胶片速度控制,它是由一台精密脉冲信号发生器控制的两套具有复合控制功能的锁相速度控制系统.线阵CCD成像器件与图像存贮器的有效组合,使SAR光学处理器具有快速图像显示能力.采用声光调制器(AOM)的光强稳定系统,可将激光器输出强度稳定在±2%以内.还有位置伺服式电动调焦以及附加信息的译码显示与记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