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14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同时能够有效地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本文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特点,讨论了项目教学法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2.
骆祥峰  高隽  王晓嘉  谢昭 《电子学报》2002,30(Z1):2138-2141
本文采用模糊认知图模拟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动态行为,来对机器人进行高层规划.基于模糊认知图的机器人高层规划系统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基于符号机器人规划存在的不适用于含有许多独立子问题或子系统的大系统及机器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机制较难寻找等问题,而且还能有效克服基于进化机器人、基于神经网络机器人进行动态行为规划时算法和实现的高度复杂性、需要大量的训练样本及时间、易产生干扰等问题.实验表明把模糊认知图应用到机器人高层规划系统能较好的解决以上问题,且具有简单、鲁棒等特点.  相似文献   
33.
多分类器融合的指纹全局特征协同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纹识别是生物特征识别中的热点,指纹全局特征识别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单一分类器一般不能取得满意的识别效果。本文采用贝叶斯理论分析了常见的积、和、中值以及投票多分类器融合方法,并根据实际的选举情形,对投票法进行了2种改进。然后对3种指纹全局特征协同识别分类器:灰度值、主分量以及方向场分类器进行决策层融合,并采用了一种崭新而高效的协同模式识别方法。对FVC2002指纹库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预处理与特征提取简单、计算复杂度低、识别速度快、对污损指纹具有可靠的识别率、鲁棒性强,而且应用于身份认证中也取得了较好的认证效果。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深度相机能够对场景的深度信息进行实时动态捕捉,但捕获的深度图像分辨率低且容易形成空洞。利用高分辨率彩色图像作为引导,是深度图超分辨率重建的重要方式。现有方法对彩色边缘与深度不连续区域的不一致性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在深度图超分辨率重建中引入了纹理复制伪影。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鲁棒的彩色图像引导的深度图超分辨率重建算法。方法 首先,利用彩色图像边缘与深度图像边缘的结构相关性,提出RGB-D结构相似性度量,检测彩色图像与深度图像共有的边缘不连续区域,并利用RGB-D结构相似性度量自适应选取估计像素点邻域的最优图像块。接着,通过提出的定向非局部均值权重,在图像块区域内建立多边引导下的深度估计,解决彩色边缘和深度不连续区域的结构不一致性。最后,利用RGB-D结构相似性度量与图像平滑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多边引导权重的参数进行自适应调节,实现鲁棒的深度图超分辨率重建。结果 在Middlebury合成数据集、ToF和Kinect数据集以及本文自建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先进方法,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纹理复制伪影。在Middlebury、ToF和Kinect数据集上,本文方法相较于次优算法,平均绝对偏差平均降低约63.51%、39.47 %和7.04 %。结论 对于合成数据集以及真实场景的深度数据集,本文方法均能有效处理存在于彩色边缘和深度不连续区域的不一致性问题,更好地保留深度边缘的不连续性。  相似文献   
35.
后向散射穆勒矩阵仿真应用的研究具有很多潜在的优势,通过分析穆勒矩阵元素传递的信息可以有效辨别介质特性.以大气环境介质为探究背景,通过偏振蒙特-卡洛仿真方法建模,分析了不同大气环境介质情形下,穆勒矩阵元素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随介质粒子尺寸增加,穆勒矩阵元素整体呈现向中心收缩态势,特定元素对粒子尺寸敏感,其径向峰值可以明显反映粒子尺寸变化;随介质粒子浓度增加,穆勒矩阵元素强度衰减,特定元素圆周曲线幅值可以反映粒子浓度变化.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跨年龄素描-照片转换旨在根据面部素描图像合成同一人物不同年龄阶段的面部照片图像。该任务在公共安全和数字娱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配对样本难以收集和人脸老化机制复杂等原因,目前研究较少。针对此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双重对偶生成对抗网络(double du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D-DualGANs)的跨年龄素描-照片转换方法。方法 该网络通过设置4个生成器和4个判别器,以对抗训练的方式,分别学习素描到照片、源年龄组到目标年龄组的正向及反向映射。使素描图像与照片图像的生成过程相结合,老化图像与退龄图像的生成过程相结合,分别实现图像风格属性和年龄属性上的对偶。并增加重构身份损失和完全重构损失以约束图像生成。最终使输入的来自不同年龄组的素描图像和照片图像,分别转换成对方年龄组下的照片和素描。结果 为香港中文大学面部素描数据集(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CUHK)face sketch database,CUFS)和香港中文大学面部素描人脸识别技术数据集(CUHK face sketch fa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database,CUFSF)的图像制作对应的年龄标签,并依据标签将图像分成3个年龄组,共训练6个D-DualGANs模型以实现3个年龄组图像之间的两两转换。同非端到端的方法相比,本文方法生成图像的变形和噪声更小,且年龄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更低,与原图像相似度的投票对比表明1130素描与3150照片的转换效果最好。结论 双重对偶生成对抗网络可以同时转换输入图像的年龄和风格属性,且生成的图像有效保留了原图像的身份特征,有效解决了图像跨风格且跨年龄的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37.
王程  张骏  高隽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20,25(12):2630-2646
目的 光场相机一次成像可以同时获取场景中光线的空间和角度信息,为深度估计提供了条件。然而,光场图像场景中出现高光现象使得深度估计变得困难。为了提高算法处理高光问题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场图像多视角上下文信息的抗高光深度估计方法。方法 本文利用光场子孔径图像的多视角特性,创建多视角输入支路,获取不同视角下图像的特征信息;利用空洞卷积增大网络感受野,获取更大范围的图像上下文信息,通过同一深度平面未发生高光的区域的深度信息,进而恢复高光区域深度信息。同时,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尺度特征融合方法,串联多膨胀率空洞卷积特征与多卷积核普通卷积特征,进一步提高了估计结果的精度和平滑度。结果 实验在3个数据集上与最新的4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整体深度估计性能较好,在4D light field benchmark合成数据集上,相比于性能第2的模型,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降低了20.24%,坏像素率(bad pixel,BP)降低了2.62%,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提高了4.96%。同时,通过对CVIA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analysis) Konstanz specular dataset合成数据集和Lytro Illum拍摄的真实场景数据集的定性分析,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消融实验结果表明多尺度特征融合方法改善了深度估计在高光区域的效果。结论 本文提出的深度估计模型能够有效估计图像深度信息。特别地,高光区域深度信息恢复精度高、物体边缘区域平滑,能够较好地保存图像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38.
传统车道线检测算法大多数依赖手工制作特征和启发式算法的组合,容易受车辆遮挡和地面污损等因素的影响。针对影响车道线检测的复杂问题,将车道线检测视为连续细长区域实例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密集分割网络的车道线检测方法。为此,使用稠密块构建了一个密集分割网络DSNet,该网络能够利用特征重复使用的特性提高提取车道线实例特征和恢复特征图分辨率的性能。同时,还引入了邻近AND运算和Meanshift聚类算法对DSNet网络的输出进行处理,减小了非车道线像素的影响,使得检测结果的边界线更为清晰。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很好地解决车辆遮挡和地面污损问题,并且还能确定车道线的数量,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39.
针对雾、霾等强散射环境下相机拍摄图像严重退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降低雾霾环境对图像质量影响的图像去雾重构方法。基于雾天偏振成像模型,分别估计图像每个区域的重构参数,获取全局最优的重构参数。利用偏振滤波的方法估计雾天大气散射光的偏振度分布,利用自适应亮通道方法计算无穷远处大气散射光的强度分布,从而重构出去雾图像。最后,利用偏振度的纹理信息对重构图像进行增强。该方法考虑了图像中不同位置大气杂散光参数的不一致性,对图像每一区域的重构参数分别运算,从而获得全局最优的重构参数图像。该方法还不要求图像必须包含天空区域,并且具有对灰度图像的处理效果较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40.
传统潜在语义分析(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LSA)方法无法获得场景目标空间分布信息和潜在主题的判别信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空间判别性概率潜在语义分析(Probabilistic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PLSA)的场景分类方法。首先通过空间金字塔方法对图像进行空间多尺度划分获得图像空间信息,结合PLSA模型获得每个局部块的潜在语义信息;然后串接每个特定局部块中的语义信息得到图像多尺度空间潜在语义信息;最后结合提出的权值学习方法来学习不同图像主题间的判别信息,从而得到图像的多尺度空间判别性潜在语义信息,并将学习到的权值信息嵌入支持向量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分类器中完成图像的场景分类。在常用的三个场景图像库(Scene-13、Scene-15和Caltech-101)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平均分类精度比现有许多state-of-art方法均优。验证了其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