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使用自配的催化剂合成脂肪醇改性低游离TDI三聚体固化剂,50%固体分游离TDI小于1.0%,达到国标的要求。同时探讨了催化剂的选择、脂肪醇在配方中的用量,以及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证明:使用单一的催化剂品种很难满足低游离TDI三聚体固化剂合成要求,脂肪醇:TDI质量比为3:50时,固化剂的成膜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72.
为研究不同冻藏条件对带鱼鱼肉及其鱼糜凝胶特性影响,将新鲜带鱼分别置于-7、-13、-18和-23℃下冻藏15~120 d,期间测定带鱼鱼肉理化特性(羰基、巯基、Ca2+-ATPase活性、TBARS),随后将鱼肉制成鱼糜凝胶后测定凝胶特性(色泽、凝胶强度、持水力),并结合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鱼肉羰基含量和TBARS值逐渐升高,巯基含量和Ca2+-ATPase活性下降。冻藏温度越低,鱼肉的各项指标变化程度越小。除-7℃冻藏60 d后的样品TBARS值大于0.58 mg MDA/kg外,其余样品均未发生腐败。随冻藏时间的延长,带鱼鱼糜凝胶色泽逐渐劣变,持水力逐渐降低,冻藏温度越低色泽和持水力的变化越小。带鱼鱼肉在四个温度下冻藏120 d制成的鱼糜凝胶,其凝胶强度分别下降了72.33%、54.13%、39.17%和29.31%。通过SEM观察发现更低的冻藏温度能够使鱼糜凝胶保持良好的三维网状结构,抑制带鱼凝胶的劣变。综上,随冻藏时间的延长,带鱼鱼肉及其鱼糜凝胶特性逐渐劣变,随着冻藏温度由-7℃降低到-23℃,劣变过程...  相似文献   
73.
结合湍流射流发展规律,本文提出一个两相喷射器喷嘴距的设计方法:在给定引射流量下,当射流外边界的半径增长至混合段半径时,射流行进的距离为最优喷嘴距.利用数值模拟对比喷嘴距分别为3、5、7.5、10、15 mm时两相CO2喷射器性能.结果表明:喷嘴距为5 mm时射流发展正好符合上述设计条件,此时喷射器升压性能最优,为0.6...  相似文献   
74.
应用喷气增焓技术的变频空气源热泵机组,在典型的严寒地区住宅中进行循环供热的性能测试,并且末端形式采用地板低温辐射采暖。在长达将近2个月的测试周期中,监测该系统的运行特性,包括季节性能、逐时性能、供热效果及预热特性等。统计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的制热季节能效比HSPF为2.51,空气源热泵能满足沈阳地区的供热需求并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5.
聚酰亚胺/二氧化硅复合薄膜的热物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自行研制的亚微米/微米薄膜激光脉冲法热扩散率测定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测定了聚酰亚胺(PI)薄膜和PI/SiO_2复合薄膜在不同温度下的热扩散率、热导率和比热,解决了激光脉冲法测定热导试样的透光问题.研究了PI/SiO_2复合薄膜的热物性随SiO_2添加量和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PI薄膜及PI/SiO_2复合薄膜的热扩散率下降,比热和热导率线性增加.在PI薄膜中添加SiO_2颗粒可降低PI薄膜的比热,明显增强导热性能,但是不会改变PI薄膜热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6.
研究黄原胶、复合磷酸盐、魔芋粉及复合稳定剂对豌豆淀粉糊化、热及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原胶和魔芋粉显著增加了豌豆淀粉的峰值黏度、最终黏度等黏度参数,复合磷酸盐和复合稳定剂对豌豆淀粉这些特性表现出相反的作用。黄原胶和魔芋粉对凝胶化温度没有显著影响,但降低了豌豆淀粉凝胶化焓值,复合磷酸盐和复合稳定剂升高了豌豆淀粉凝胶化温度及凝胶化焓值。四种改良剂均降低了豌豆淀粉凝胶的强度和可塑性。黄原胶和魔芋粉对豌豆淀粉凝胶中水分流动性没有影响,而复合磷酸盐和复合稳定剂显著增加了豌豆淀粉凝胶中结合水和半结合水的比例。不同改良剂对豌豆淀粉凝胶的微观结构均有显著影响,其中魔芋粉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7.
虚拟实验室教学中的网络通信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互连网的发展,网络虚拟实验室远程教学将成为Internet 最有前景的应用之一。在本文中,介绍了如何实现网络虚拟实验室系统的网络连接和远程访问技术  相似文献   
78.
研究工作温度为150℃/20—50℃/0℃的LaNi4.61Mn0.26Al0.13/La0.6Y0.4Ni4.8Mn0.2合金工质对,作出Van’t-Hoff图,并推导了合金反应焓、反应熵、理论循环性能系数(ε0)和最低制冷温度。在此基础上设计反应床,搭建了高温导热油驱动的功能验证型金属氢化物间歇循环冷水系统;通过改变高温床平均温度,测定了循环性能和最低制冷温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合金对具有较好的吸氢动力性能和滞后小,低温合金吸氢反应焓达-27.1 kJ/mol H2。反应床传质性能良好,但热导率仅为1.5W/(m·K),导致循环时间过长且单位合金制冷量偏低。系统实现了间歇制冷循环,在150℃/30℃/0℃工况下获得了238 W的制冷功率,ε0达0.26。在试验温度范围内,随着高温床平均温度的升高,循环制冷量和ε0升高、最低制冷温度降低,这与金属氢化物制冷系统的理论相符。  相似文献   
79.
本文通过建立以R134a为制冷剂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的分布参数模型,使用交复检验非线性法对微通道冷凝器两相区的传热和压降关联式进行修正,并与无修正的仿真模拟结果、传统简单多项式拟合修正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运用交复检验非线性法修正的效果要优于无修正及传统简单多项式拟合法,使用前者修正后可将换热量误差减少64. 5%,均方误差控制在3%以内;制冷剂侧压降误差减少82. 05%,均方误差控制在10%以内,该方法为换热量和制冷剂侧压降的修正提供了一种预测精度更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0.
冷凝器是汽车空调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之一,传统冷凝器设计基于进风风量分布均匀的前提,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防撞梁的存在造成冷凝器进风并不均匀,使换热性能迅速下降。本文设计研究了一种新型冷凝器,中部为过热区,上部和中下部为两相区,下部为过冷区,尽可能发挥冷凝器本身的散热潜力。经实验研究,该冷凝器的换热量、COP、系统流量等综合性能较传统的冷凝器提升约10%~15%,且在有汽车防撞梁时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冷凝器单体比原机多降温4℃,大幅降低了由汽车防撞梁引起的风速分布不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能较好的匹配汽车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