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9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ISM频段的无线通信中继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ISM频段的无线收发模块工作距离近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ISM频段的无线通信中继器,它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可实现基于ISM频段的无线数据远距离传输.该模块可以方便地嵌入到各种智能仪器仪表中,实现远距离的无线通信功能.  相似文献   
52.
介绍了桥门式起重机吊重防摇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和系统控制策略。针对电压控制直流电机驱动的小车吊重系统,建立系统动力学方程,并进行状态空间描述。小车吊重开环系统是不稳定的,采取状态反馈控制,根据系统实际动力学参数和调节参数,将防摇控制系统极点配置在期望极点。仿真结果表明吊重摆角能在目标位置和期望时间内衰减为零,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瞬间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53.
高速列车小幅蛇行运动存在2种演变形式,即小幅收敛或小幅发散,为分析小幅蛇行运动的演变趋势,从轨道不平顺角度出发探究其对小幅蛇行运动的影响。首先选取了德国轨道低干扰谱,分析了德国轨道低干扰谱中的4种轨道不平顺类型的功率谱密度,模拟得到了4种时域谱,借助于SIMPACK软件建立了国内某高速列车动力学计算模型,对不同轨道不平顺类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幅蛇行发散临界速度之前,系统所出现的小幅蛇行运动都会收敛,超过临界速度,小幅蛇行发散至形成不同振幅的稳定极限环。不同轨道不平顺激扰类型,小幅蛇行发散的临界速度不同,但均低于车辆系统的蛇行失稳临界速度。  相似文献   
54.
利用小波变换和互相关函数分析了列车横向振动与轨道不平顺输入之间关系。轨道不平顺输入引起了列车横向振动, 为了抑制横向振动并预测其变换规律, 需要研究两者之间关系。首先利用Simulink软件建立了列车横向系统模型, 模拟列车横移、侧滚和摇头振动信号; 然后利用小波变换和互相关函数分析了上述三种振动与轨道方向、水平不平顺输入之间关系。仿真结果表明, 水平不平顺与横移和摇头振动之间的互相关函数大于方向不平顺, 而方向不平顺与侧滚振动之间的互相关函数大于水平不平顺。结果证实了水平不平顺是引起列车横移和摇头振动的重要因素, 方向不平顺是引起列车侧滚振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5.
薄膜结构微压阻式传感器在提高灵敏度过程中容易引入非线性误差,导致传感器输出性能变差。通过分析微压阻式传感器核心敏感元件结构,利用Ansys软件建立硅杯薄膜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通过弹性力学方法对有限元模拟的精确度进行验证。针对薄膜结构传感器非线性误差随灵敏度提升而急剧增加的问题,为了提高传感器的线性性能,通过在敏感薄膜下方集成双岛结构,并分析优化岛长和岛宽等结构参数,得到了一种输出线性度优良的双岛结构传感器模型。模型输出结果表明:双岛结构挠度线性度为0.8%,相比薄膜结构8.6%有了较大的改善,电压输出线性度为0.9%,能满足使用要求,且实现了高灵敏度下线性输出优良的传感器模型设计。  相似文献   
56.
高速列车在隧道运行、隧道交会时车内、外会产生交替变化的气压差,对车体气密性及材料耐疲劳强度提出更高要求.基于Matlab和AMESim构建联合仿真平台,设计高速列车隧道压力波模拟系统.使用实测隧道压力波数据作为期望输出,研究车体气密疲劳性能.考虑到模拟系统非线性、大时滞及多扰动特点,采用一种带有时变遗忘因子的开环迭代PID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其系统更稳定、收敛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57.
电梯运行轨迹测试系统标定平台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用于电梯运行轨迹测试的惯性测量系统的特点及其标定平台的重要性,介绍了电梯运行轨迹测试系统标定平台的硬件结构、控制算法以及软件流程;针对标定平台的设计要求以及其系统特性提出了采用最小方差自校正算法的设计思想,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数学模型描述系统,运用增广最小二乘法估计系统参数,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系统输入,解决了标定平台做正弦运动时的精度问题;实际使用表明运用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能使系统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8.
高速列车横向半主动悬挂系统建模研究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春俊  王开云 《振动与冲击》2006,25(4):151-154,169
半主动悬挂控制是提高高速列车横向平稳性有效的方法。然而,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复杂性。用复杂模型设计出的控制器也是复杂的,且需要多个传感器对多个物理量进行检测,使其很难在实际车辆中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有利于控制算法设计,又能反映车辆横向振动主要特点的3自由度简化模型和利于控制算法性能研究仿真的17自由度模型,用3自由度模型设计自适应预测控制算法,用17自由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有效解决了模型与控制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59.
高速列车在通过隧道或两车交会时,列车表面会产生很大的气压波动,此压力波动通过车体缝隙和换气风机、风道传入车内,引起车内空气压力较大波动,造成乘客耳鸣、耳痛等症状.影响乘坐舒适性;为了抑制高速列车车内压力波动,根据某型高速列车换气风机特性曲线与车体等效泄露关系,建立了换气风机频率可变的车内外空气压力传递数学模型;采用模糊控制策略,以车内压力、车内压力变化率为控制输入,对高速列车换气系统中的新风风机、废排风机运行频率进行调节;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式能够提高现有换气系统对车内空气压力波动的抑制能力,提高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60.
为建立裂纹结构动力响应与裂纹参数之间的解析关系从而对齿轮箱裂纹进行有效识别,提出一种可替代原有高精度分析模型的计算量小且计算精度较高的基于代理模型的裂纹识别方法。利用初始样本通过有限元与插值算法建立裂纹结构参数与动力响应之间的Kriging代理模型对应关系,从而代替原有的物理参数模型与结构响应关系,有效减少有限元计算次数,并通过随机粒子群优化方法对建立的代理模型进行全局裂纹参数寻优。通过一个悬臂梁结构的数值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有效验证,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某高速列车齿轮箱的裂纹识别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结构裂纹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